易教网
班主任提醒:决定孩子之间成绩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10种习惯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班主任提醒:决定孩子之间成绩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10种习惯

更新时间:2022-03-15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同一个班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为什么孩子上了很多补习班,依然赶不上成绩好的同学呢?

难道是孩子的智商太着急了?

我们不可否认,智商对孩子的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智商高的孩子可能起步早,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但是,决定孩子之间成绩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习惯。

在学习中,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而坏的习惯会将孩子拖入学习的泥沼,难以自拔。

那么,孩子都需要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呢?

自觉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让孩子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其上课时对老师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二是让孩子运用已有的一些知识和技能,解决教材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是让孩子发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要知道,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而孩子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每个孩子都要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以便于提高自己的课堂听课效率。

善于提问的习惯

俗话说,问是学之师,知之母。

在学习中,即便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不一定什么事都比别人知道得多,也不一定什么都懂。

不怕有问题,就怕没有发现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质疑,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勤学好问。

好问别人,更要问自己,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直提问下去。

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只会害了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

积极思考的习惯

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灵机一动,难题解开。

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会思考,那么做事以及学习就容易获得成功。

孩子爱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当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引导他独立思考。

逐步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复习的习惯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识不是一学就能学会的,必须要有个不断总结巩固的过程,才能融会贯通,做到真正的学会。

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具备善于复习的习惯。

这些孩子会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

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

保持专注的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专注是影响学习的第一要素,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可以说,没有专注,便没有学习。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

对孩子而言,越早养成专注的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很有益处。

因此,家长需要做的便是,帮助孩子打造专注的学习环境,让孩子顺利进入最好的学习环境中。

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都不重视书写,认为书写就只是一种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要知道,书写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阅卷人对书写者态度、学习质量甚至是个人素质的评价。

老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来打分,很多试卷都因书写不规范被扣掉不少分数。

卷面清楚与否,一方面呈现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呈现了孩子学习的认真程度。

一个能够认真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孩子的字可以写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工整。

认真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有很多家长认为,做作业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可有可无。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做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学得如何,能够从作业上窥见一斑。

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习惯,让孩子重视做作业。

只有当孩子做出作业,并且做好了,才能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将来才能运用到更多的练习中。

热爱阅读的习惯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的确,书籍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不仅可以通过读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能从课外书籍中汲取到智慧和营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自信。

凡是那些热爱阅读的孩子,大多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

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周末有空的时候,多带孩子走进书店,随意翻翻看看,找一本感兴趣的书,认真读一下。

整理错题的习惯

学习,就是不断查漏补缺,积累进步的过程。

而掌握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孩子的成绩将会大大提升。

在整理错题的时候,孩子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再把题目过一遍。

想一想,自己当时怎么就做错了?现在还会做吗?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是否会做?

而且,自己亲手一笔一划整理出来的错题本,都是血泪的教训,记忆深刻,便于查找。

因此,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及时整理错题,并且坚持下去。

专心听讲的习惯

有些孩子认为,上课不听讲没关系,反正课下可以看书。

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会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肯定是不利的。

有一项研究曾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90%以上都是上课认真专心听讲的。

可见,专心听讲是多么重要。

课堂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大家。

先不说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单看课堂学习就占据了大半天的时间,如果孩子不专心听讲,那么会浪费掉很多时间。

而且,在课堂上众人安静,老师一人讲话的气氛中,很容易令人静下心来,沉浸在学习的海洋里,如果不认真听讲,又浪费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家长一定要把这些道理讲给孩子听,逐步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间不走神不胡闹,而是认真地听老师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并抓住其中的重难点,做到大脑同步思考解答问题。

这个世界上不乏天才儿童,然而天才儿童毕竟凤毛麟角。

大多数孩子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普通人。

但是普通人的成绩,却是千差万别,原因就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

相关文章
  1. 如何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2.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3.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4.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5. 帮助孩子建立社交圈,提高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6. 如何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最新文章
  1. 亲子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2. 【亲子关系】架起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心桥”
  3.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实用技巧与案例分析
  4. 提升英语词汇记忆效率的七大策略
  5. 孩子叛逆厌学,这样引导绝对有效!
  6. 父亲在孩子人生中的5个重要影响力
  7. 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天津家长指路
  8. 培养孩子大脑健康的十大策略
  9. 中国人学英语的黄金五原则
  10.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复习指导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