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读懂一首古诗,从读懂一个“人”开始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读懂一首古诗,从读懂一个“人”开始

更新时间:2025-10-29

孩子坐在书桌前,盯着一首唐诗,眉头紧锁:“老师说要分析意象,可我连诗里写的啥都没搞懂。”这场景,很多家长都见过。古诗不是文字游戏,它是一扇门,门后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某个雨夜、某座山头、某条江边,用几个字,把心里的孤寂、思念、不甘,轻轻摊开给你看。

我们总说要“鉴赏形象”,可什么是形象?不是术语堆砌,不是背下“孤雁”代表离愁、“柳枝”象征别离。形象,是诗里那个在黄昏里望乡的人,是那个等朋友等到灯花落尽的少年,是那座沉默却比人更懂他的山。

先别急着背“意象”“意境”这些词。打开一首诗,第一件事,是问:这个人,怎么了?

比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题目里“大庾岭”三个字,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在哪。可一千多年前,那是流放者的终点。岭南在当时是瘴气弥漫、人烟稀少的边地,去那里,等于被判了政治死刑。诗里说“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十月的雁群,飞到这儿就掉头了,可诗人呢?他还在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一个“殊未已”,四个字,比哭喊还重。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江面静得像死了,潮水退了,却不是清爽的退,是无力的退。树林昏暗,瘴气不散,连阳光都进不来。这不是写景,这是写心情。他看不见明天,也看不见归途。所以“何日复归来?”不是问句,是绝望的叹息。他连自己能不能活到回去那天,都不敢想。

一句“应见陇头梅”,更狠。他不是在盼梅花开,是在用一个典故,给自己一点假想的温暖。南朝陆凯曾折一枝梅花,托驿站的人带给远方的朋友,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宋之问呢?他连送信的人都没有。他只能想象:明天站在岭上望家的方向,或许能看见一枝梅——可那梅,是他心里长出来的,不是真的长在岭上。

读懂了这些,你才明白,这首诗不是在写风景,是在写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如何用最克制的语言,说出最深的痛。

再看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声、蛙鸣,热闹得像过节。可下一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热闹突然被掐断。朋友没来,夜深了,他一个人,闲敲棋子,看灯花一粒一粒落下。没有抱怨,没有怒骂,只有“闲敲”两个字。可正是这种“闲”,让人心里发慌。

他不是在等朋友,他是在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雨声越响,蛙叫越密,他的孤独就越安静,越深。

这就是中国诗的厉害之处。它不喊“我好孤独”,它让你听见灯花落下的声音。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一样。“众鸟高飞尽”,天上的鸟全飞走了,连一片云都懒得陪他,慢慢飘远。“孤云独去闲”——“闲”字最妙。云不是急着走,它是“闲”着走的,好像连云都觉得,这人不值得多留。可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不求人懂,他把山当朋友。山不会说话,不会走,不会背叛。

它就在那儿,沉默,但不离。

这首诗写于李白离开长安十年后。他曾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才子,如今被放逐,无人问津。他没写“朝廷负我”,没写“世人皆浊”,他只写了一座山。可你读着读着,眼泪就下来了。因为他把整个盛唐的失落,藏在了一座不会动的山里。

怎么答主观题?别想着套模板。“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这种话,阅卷老师一天看几十遍,早腻了。

你得说出人话。

比如问:“‘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别答“表现了诗人寂寞无聊”。太浅。

你可以说:“诗人等的人没来,雨声和蛙鸣把夜晚撑得很满,可他的心里,却空得能听见灯花掉在地上的声音。他不是在等朋友,是在等一种被记住的感觉。棋子敲得慢,不是因为悠闲,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事,能让他觉得,自己还活着。”

再比如问:“《独坐敬亭山》中,诗人为什么说‘只有敬亭山’?”

别答“因为山是永恒的象征”。

你可以说:“李白见过太多热闹的场面,听过太多奉承的话。可那些人,转身就忘了他。山不会说话,也不会变。它不夸他,也不嫌弃他。他坐在这里,山就在那里。这种不离不弃,比任何人的拥抱都真实。”

古诗鉴赏,不是考你记住了多少术语,是考你能不能看见诗里那个人,能不能听见他没说出口的话。

家长别逼孩子背“意象大全”。你带他读一首诗,问:“你觉得,这个人,现在心里在想什么?”然后,安静地听他说。他可能说得不专业,但只要他能说出“他很孤单”“他不想回家”“他怕没人记得他”,那他就已经摸到了古诗的门。

我们教孩子读诗,不是为了高考多拿两分。是为了让他们在某一天,面对自己的失落、孤独、沉默时,能从一千年前的诗句里,找到一句:“原来,我也不是一个人。”

诗不在课本里,诗在人心里。

当你读懂了一个人的沉默,你就读懂了整个时代。

相关文章
  1.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大全
  2. 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与策略
  3.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9种情感及答题“套路”
  4.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总结
  5.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最新文章
  1. 八年级语文秘籍:跟着富春江游出文言文的趣味
  2. 一位家长的真心话:从家长会看教育的温度与责任
  3. 语文学习的真谛:在积累与生活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4.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内容总结
  5. 每天学得少,但记得住:一个普通家庭的高效学习实录
  6. 孩子背诵古诗,真的只是“死记硬背”吗?
  7. 孩子画图时总乱成一团?小学数学阶段图这样画,越画越明白
  8. 孩子语文学习的“日常积累”,比刷题更重要
  9. IT专业英语词汇精选(L2)
  10. 语文复习三步法:不刷题也能提分的实用策略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