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孩子总算错时间?家长这样教,一学就会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礼仪

孩子总算错时间?家长这样教,一学就会

更新时间:2025-10-02

孩子做数学题,遇到“9:15出发,45分钟后到”,愣在那儿不动笔;问“电影10:30结束,看了1小时20分,几点开始的?”,答案乱写一通;甚至分不清“8:40到11:15”是几个小时——这不是孩子笨,是时间计算没教对。

时间不是数字,是生活里能摸到、能看见的东西。钟表上的指针转一圈,是60分钟;太阳升起来,是早上;灯亮起来,是晚上。孩子不是不懂“1小时=60分钟”,是没把这句话和他每天的生活连起来。

先从钟表开始。别急着讲公式,拿一个能拨动指针的塑料钟表,让孩子自己拨。从12点拨到1点,数一数大格子,12个;每个大格子里有5个小格,数一数,60个。小格走一圈,分针转一圈,时针才动一格。这叫“单位”,不是知识点,是观察。

第一种情况:出发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

孩子说:“早上9:15出门,坐车45分钟,几点到?”

别直接算15+45=60,再进1小时。孩子听不懂“进位”,但能懂“分针转一圈”。

让他看钟:分针在3(15分),再走45分钟,就是再走9小格。数一数,走到12,正好一圈,分针回到12,时针从9走到10。所以是10:00。

画个图:

9:15 ——→ 分针走45分钟 ——→ 分针回到12,时针多走一格 → 10:00

不用写“60分钟进1小时”,孩子记不住。用眼睛看,用手拨,自然明白。

第二种情况: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电影10:30结束,放了1小时20分钟,几点开的?

孩子常写成10:30-1:20=9:10,但不知道怎么减。

教他倒着拨钟。

先拨回20分钟:10:30往前推20分,是10:10。

再拨回1小时:10:10往前推1小时,是9:10。

或者画一条线:

[开始] ——— 1小时20分 ———> [10:30]

从10:30往回走,先走20分到10:10,再走60分到9:10。

别用“借位”这个词,孩子听不懂。用“往回走”代替,用“拨钟”代替“计算”。

第三种情况:两个时间之间差多久?

从8:40到11:15,过了多久?

孩子一上来就想11:15-8:40,然后卡住,因为15减40不够。

教他分段:

先算到整点。8:40到9:00,是20分钟。

9:00到11:00,是2小时。

11:00到11:15,是15分钟。

加起来:2小时35分钟。

画时间轴:

8:40 ───20分───> 9:00 ───2小时───> 11:00 ───15分───> 11:15

每一段都看得见,摸得着。孩子不是不会算,是被“竖式减法”吓住了。

最容易错的,是分不清“几点”和“多久”

孩子说:“我8:30写作业,写到9:00,写了30分钟。”

他能答对。

可问:“我8:30出门,9:00到校,几点出发?”

他答“9:00”,因为分不清“时刻”和“时段”。

别讲定义。用生活例子:

“你几点起床?”——这是时刻。

“你睡了几个钟头?”——这是时段。

“妈妈几点上班?”——时刻。

“她每天通勤多久?”——时段。

每天问一句,慢慢就懂了。

跨天的时间怎么办?

晚上10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睡了多久?

孩子说:“6减10等于-4,不可能!”

这时候,别急着讲24小时制。

用白天黑夜来解释:

从10点到半夜12点,是2小时。

从半夜12点到早上6点,是6小时。

一共8小时。

画个圈:

晚上10点 ——2小时——> 午夜12点 ——6小时——> 早上6点

加起来:8小时。

不用公式,不用“加24”,孩子听不懂。用“夜里”和“早上”来切分,他自然明白。

别用题海战术,用生活场景练

每天上学路上,让孩子看表:

“现在8:10,到校要15分钟,几点到?”

“你放学是4:30,回家要20分钟,到家几点?”

“晚饭6:00,现在5:20,还有多久?”

周末一起看动画片,问他:“这部片从7:15播到8:05,看了多久?”

他自己拨钟,自己算,算错了也没关系,再拨一次。

不要求一次答对。

要求他愿意再试一次。

错误不是失败,是思维在重组

孩子把“9:50到10:20”算成30分钟,是对的。

但他写成“10:20-9:50=10:20-9:50=30”,不知道怎么写过程,没关系。

让他画一条线:

9:50 ───10分钟───> 10:00 ───20分钟───> 10:20

总共30分钟。

过程比答案重要。

他能画出来,说明他真懂了。

每天练10分钟,两周就有变化

不用买题库,不用报班。

每天晚饭后,拿个钟表,问一个问题。

今天问出发时间,明天问时长,后天问跨天。

换着花样来,不重复。

孩子一开始会错,错得五花八门:

“8:40到9:10是30分钟?不对,是40分钟!”

“11:15减8:40,15减40不够,所以是2小时45分?”

别急着纠正。

问:“你为什么这么想?”

他一说,你就知道他卡在哪。

有人卡在“分钟不够减”,有人卡在“分不清时针和分针”,有人根本没意识到“10:00是整点”。

对症下药,比刷十套卷子有用。

时间计算,不是数学题,是生活技能。

它不考谁算得快,考谁看得清。

孩子不是不会算,是没人教他怎么看钟。

你拨一次钟,他记三年。

你讲十遍公式,他忘得更快。

别急。

慢慢来。

钟表在走,时间也在走。

你陪他一起看,就够了。

相关文章
  1.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习习惯:家长如何高效助力孩子家庭作业之旅
  3.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认真做笔记的学习习惯?
  4. 家长怎样巧妙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懒惰是初中生的常见问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6. 家长必读: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你必须知道的
最新文章
  1. 语文月考之后:一次与自己的诚实对话
  2. 英语学习的魔法钥匙:三年级手抄报中的智慧宝藏
  3. 让数学课堂变成快乐探险:小学生也能爱上数学的10种妙招
  4. 小学语文《荷花》教学设计范文篇
  5. 语文科任教师家长会上的发言篇
  6. 学校高中数学教辅有哪些
  7. 高二学习,别靠蛮力,靠方法
  8. 语段朗读:重塑英语口语的底层逻辑
  9. 期末复习,别靠喊口号,靠这五件小事
  10. 商务英语培训选对机构,关键看这四点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