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桂老师支招:家长要做到3个“不”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案例

桂老师支招:家长要做到3个“不”

更新时间:2025-06-11

    不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     桂贤娣表示,孩子初入学,与班上的同学、老师都有一个相互了解和适应的“磨合期”,可能要持续一 两个月。期间,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可能会出现些小误会,家长不要表现得过于急躁。

    桂贤娣说,有一天,她路过校门口偶遇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那位家长指着一块铭牌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这个学期还是这个xxx教你,我花血本也要帮你转班,转不成班就转学。”当时,周围还有其他三四个同班的孩子。

    见此情景,她停下了脚步,客气地告诉那位家长,如果对那位老师有意见,可以跟老师交换自己的看法,或者向校长反映,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且不论究竟谁对谁错,家长的这种言行很可能进一步激化孩子厌师、厌学的情绪。

    “理解老师,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有利于帮孩子开一个好头。”桂贤娣表示,如果有何误会或不解,家长可找个适当的时机跟老师沟通,最好不要在上课或放学时将老师“打围”。

    不随口给别的孩子贴标...

    不随口给别的孩子贴标签     除了学习,如何与新同学友好相处也是一年级新生即将面临的新课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让孩子产生孤立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桂贤娣举例说:一次上课时,学生小A突然举手称自己的卷笔刀不见了。另一位学生小C当即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卷笔刀说:“老师,他的卷笔刀在我这儿。

”原来课间时,小C见摆在小A课桌上的卷笔刀样子很好玩,于是就拿起来玩,后听到有同学叫自己,他把卷笔刀往口袋里一装就跑出了教室。    本来这件事到此为止。

放学后,小A随口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叮嘱他一句话:今后不要跟小C玩了,他手脚不干净,是小偷!“小C是小偷!”这句话很快在班上蔓延开来。小C觉得很委屈,家长更是难以接受,误会进一步升级。后来,桂贤娣通过亲身演绎,表明自己并非故意要拿学生的东西,终于帮小C“平反”。

    桂贤娣笑言,一年级的...

    桂贤娣笑言,一年级的孩子多半还比较“糊”,往往分不清哪是自己的东西,哪是别人的东西,再加上好奇心驱使,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引起了同学间的误会,有时还升级成家长间的矛盾。

    她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准备过于花哨的学习用品,同时要告诉孩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不要翻同学、老师的背包。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在背后议论别的孩子及其家庭,随口贴标签。

    家长角色转变不要过快     “你是小学生了,再不能像幼儿园那样岔着玩了,心思要多用点在学习上。

”桂贤娣说,有的家长角色转变太快,孩子上从幼儿园时只要吃好、喝好、玩好、睡好就行,一进小学就大踏步要求孩子学好,弄得有些孩子没上几天学就开始想逃避上学。   “你一直以为我是好学生吧?”桂贤娣说,直到考入北外后,女儿才主动向她坦白一个事实:很喜欢看电视。

妈妈不在家时,她常常偷偷看电视,常常是将...

妈妈不在家时,她常常偷偷看电视,常常是将手指放在开关键上看电视,只要一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就立马关上电视,用几秒钟的时间跑回书桌前假装学习。    “你不准他玩,他会想方设法去玩。

”桂贤娣说,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天性,与其这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不如教会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应该学习。 

相关文章
  1. 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家长该怎么办
  2. 如何解决孩子考试粗心的问题: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3.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多运动的孩子最聪明
  4. 老师让孩子在家反省,家长该怎么做
  5.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老师找家长_
  6. 培养幼儿园小孩子的秩序感:家长和老师的角色
最新文章
  1.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篇
  2. 初中孩子叛逆期如何管教
  3.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范文篇
  4. 寓言故事中的大道理:如何引导孩子读懂《一路花香》
  5. 艺考生文化课的重要性及提分策略
  6.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篇
  7. 从教师视角看高效学习:家长与学生都该掌握的5个关键策略
  8. 高考之年,已为高三家长列出最全准备清单!
  9. 南方地区地理知识点详解:气候、地形与农业
  10.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计划篇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