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20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是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益,却值得我们深思。
来自澳大利亚的早教专家Jane Williams女士,作为KindyROO澳大利亚总部研究与教育部部长,近日在广州与家长们分享了她独到的早教理念,呼吁家长们重视孩子的运动,坚信“多运动的孩子最聪明”。
讲座上,一位外婆的困惑引起了广泛共鸣。她的小孙子丁丁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主要由外婆照顾。由于过分呵护,九个月大的丁丁还未能掌握基本的坐立和爬行技能,这令外婆焦虑不已。Jane Williams女士指出,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背后的关键在于孩子普遍缺乏足够的运动。
在中国,一个孩子往往被六个大人围绕,过度保护不仅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索世界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的身体发展。
运动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更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Jane Williams女士列举了运动带来的诸多益处:
1. 感官刺激:通过运动,孩子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外界信息,刺激感官发展,提升对外界的认知。
2. 身体控制力:在运动中,孩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3. 社交技能:团队运动能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4. 情感表达:运动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情感的健康释放。
5. 语言能力:在互动游戏中,孩子有机会练习语言,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6. 问题解决:运动中的挑战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代孩子运动量的减少呢?Jane Williams女士分析了几点关键因素:
1. 环境限制:城市化进程中,可供孩子自由奔跑的空间日益减少,游乐设施也难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2. 家长担忧: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家长限制孩子外出活动,减少了户外运动的机会。
3. 屏幕时间增加: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孩子们越来越依赖电视、电脑和手机,减少了运动时间。
4. 交通依赖:现代家庭出行多依赖汽车,孩子步行的机会大大减少。
5. 设备束缚:家长过度使用婴儿车或束缚式装备,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Jane Williams女士提出了具体的运动建议:
- 婴儿期:鼓励俯趴、翻身等活动,结合音乐和儿歌,促进身体协调性和听力发展。
- 学步期:引导孩子进行蹲起、站立等重复性运动,教授方向感和空间意识。
- 幼儿期(3-5岁):训练左右手协调,进行跨越中线的运动,如走正步、跨步跳,以增强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感。
Jane Williams女士强调,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导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运动游戏,将早教课程中的知识融入家庭生活,成为孩子运动习惯的榜样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