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21

诗歌,作为文学的瑰宝,承载着诗人情感的波澜与哲思的深邃。在考试的殿堂上,诗歌鉴赏题往往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我将详细阐述九个关键点,帮助你在这片诗意的海洋中游刃有余,拿高分如探囊取物。
01 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诗歌中的主人公,或借他人之口,或直抒己怀,是我们解读诗歌情感的起点。了解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如同站在一个坚实的地基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全诗的脉络。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李白借酒消愁,通过酒友之口,抒发自己对人生、功业的不满和无奈。
02 关注诗歌的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透露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对于那些缺乏明显立足点的诗歌,如咏物诗、咏史诗等,题目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03 了解诗歌的结构

诗歌的结构,尤其是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是理解诗人思路的线索。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反映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悲痛。
04 答题紧扣原诗的内容
在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时,务必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选择题中,更是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
05 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在答题时,我们要警惕选项中的干扰设置,如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以及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思想感情分析的陷阱。
06 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了解意象与意境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诗人往往借助意象表达情感,而意境则是意象的综合体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与诗人的形象常常是一致的,如王维的《鹿柴》中,寂静的山林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
07 清楚诗人的用典
诗人的用典,或借古喻今,或化用前人诗句,都为诗歌增添了深意。如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用诸葛亮未竟的壮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08 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记住鉴赏诗歌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分析诗歌。口诀中提到的“从题目认识对象”等九个步骤,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指导。
09 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是鉴赏诗歌的实战指南。从认读感知到辨析真伪,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仔细揣摩。
掌握这九个关键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还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记住,诗歌鉴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勤学苦练,定能在这片诗意的天空下,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