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什么叫逆反心理?孩子跟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行为习惯

什么叫逆反心理?孩子跟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4-26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当孩子不再愿意将心里话向父母倾诉,而是买来带锁的日记本,把心中的想法和情感都记录在里面时,当孩子对于身体的某些部分给予了比以前更多的关注时,当孩子常常莫名其妙地伤感、莫名其妙地焦躁、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并且逆反心理变得越来越强时,家长应该急识到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下,人易于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是人们共有的,可以说任何一个会思维的人都会有逆反心理,而在孩子的青春期,这种心理表现得比较明显。

逆反心理的成因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脑逐渐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明显增强,他们开始寻找更多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事物和想法,使他们的思维范围变得更广泛和丰富。

青春期孩子的思维方式已超越了童年期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成熟,使他们强烈地希望发出与他人不同的声音,拥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他们不再只盲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而是开始主动思考,甚至违背父母的心意来凸显自我。

逆反心理的特点

逆反心理的特点

孩子进人青春期后,情绪上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的情绪具有较强的爆发性和冲动性,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变得易发脾气,而且发脾气的时候呈现出如火山爆发式的特征。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又开始具有不同于儿童的曲折性和内隐性,不愿将心中的秘密与父母交谈,有意躲避父母的监督。这个时期,父母若对孩子指导不当,会严重影响日后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偏。父母的反应越激烈,孩子越会坚持己见。实际上并不存在青少年行为的必然模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只要用平常心来接受孩子的变化,他们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调整自己,不让生理的变化扰乱自己的生活状态。

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会使孩子反感。当孩子想尝试新的发型或化妆品时,父母最好将其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接受。要把握重要问题,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候,孩子的所作所为并不是针对父母的,只是因为一些外界原因导致临时行为的改变。耐心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家长往往会发现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样。

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包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自己,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相关文章
  1. 智慧父母必修课:当家庭冲突发生时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2. 父母的情趣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警惕“夸人贬子”:父母言行对孩子心理的深远影响及教育对策
  4. 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5. 心理专家:父母怎么决定孩子的未来
  6. 父母离异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新文章
  1. 高三成绩何时定型?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2. 用“换牙”开启孩子的统计思维:一堂有趣的数学课
  3. 轻松掌握初中数学画圆技巧,提升几何学习信心
  4. 高三这一年,父母如何真正帮上忙?
  5. 五年级语文学科学科总结篇
  6.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
  7. 初中英语新教材:家长如何轻松助力孩子高效学习
  8. 六年级数学复习不靠死记硬背,这样“玩”着学才有效
  9. 轻松掌握退位减法:家长和教师的实用指南
  10. 化学原来可以这么浪漫:用歌谣打开期中复习的奇妙世界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