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谨慎和孩子做朋友 否则受害的还是孩子

谨慎和孩子做朋友 否则受害的还是孩子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3-12-29
谨慎和孩子做朋友 否则受害的还是孩子

对于与孩子做朋友的观点需要谨慎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孩子做朋友的观念存在差异

“和孩子做朋友”是近几十年来广泛流行的一种家教理念,被许多家长所认同。然而,对于中国的许多家长来说,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与孩子做朋友,甚至不要将这种观念放在心上。这样做有两个原因:首先,如果不考虑文化差异,盲目照搬或理解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次,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策略,有些孩子与家长并不适合这种做法。

西方与中国的文化观念有所不同

这种观念之所以存在市场,可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父母与孩子、孩子与老师等社会角色的区别,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尊重、服从甚至绝对服从,无论对错。然而,在与孩子的关系定位上,西方社会文化与观念强调“平等”,将与孩子做朋友作为其中的一种理念。

文化差异导致观念的不同

然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平等还是基于平等的与孩子做朋友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都隐含着许多文化前提,与我们的文化不同。首先,在西方,孩子通常只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第一位,更不是全部。其次,基本的规矩与规则是默认的前提。与孩子做朋友并不是毫无条件的。

中国家长的特点与挑战

然而,中国的大多数父母与西方不同,他们将孩子视为全部,是第一位。为了孩子,许多中国父母愿意无条件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然而,西方的大多数父母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会为了孩子上一所与自己经济能力不匹配的学校而倾其所有,孩子也会自觉根据经济实力选择次一级但学费便宜的高校就读。

同时,在中国的独生子女背景下,家庭教育环境形成了“非常6+1”的现象,家长过分迁就娇宠孩子,基本的教养与规矩被忽视,导致了熊孩子与脆弱的一代并存。在这种背景下,家长更需要谨慎地与孩子做朋友,不能没有原则地对待孩子。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定位永远是社会关系之一,父母有养护孩子、监护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有权利与责任采取各种手段来完成养育责任,包括惩戒。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与定位不可能是平等的,父母应该得到绝对的尊重,无论他们说的对与错。这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缩影,比如对长辈、职位的尊重等。

需要慎重考虑与孩子做朋友的观念

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尤其是对于过度娇宠的孩子来说,不强调基本规则和规矩,不适当或没有原则地与孩子做朋友,过于强调与孩子讲理、讲对错,很容易使孩子习惯于以绝对对错论英雄,失去了规矩,缺乏对长辈、领导、执法者等的基本尊重。在中国的背景下,家长需要更加谨慎地与孩子做朋友,不能忽视基本规矩的严格要求。否则,最终受害的将是孩子。

智者能够把握好与孩子做朋友的度

当然,并不是完全反对与孩子做朋友,对于一些智者来说,与孩子做朋友本身就是智慧的体现。他们能够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容易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不会忘记基本的家教,如对长辈、客人的尊重和礼貌,不会忽视基本的规矩与规范。对于这些家长来说,可以放心地与孩子做朋友。然而,能够把握好这种度的人并不多。

家长应该慎重考虑与孩子做朋友的观念

中国的普通家长往往缺乏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也容易忘记对孩子基本规矩的严格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与孩子做朋友的想法需要慎重考虑。在过度娇宠的基础上,过于娇纵孩子,失去了分寸和规矩。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冯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2. 周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子商务
  3. 郭教员 西南民族大学 物流管理
  4. 康教员 宝鸡文理学院 应用化学
  5. 吴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6. 刘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
  7. 常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外国语学院
  8. 梁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9. 杨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10. 王教员 新疆大学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