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忽视了这些

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忽视了这些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3-03-23
孩子厌学是因为家长忽视了这些

   目前,厌学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个群体人数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孩子、青少年从不爱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上学到拒绝上学,无论父母斥责得多么凶狠,无论老师有多么充分的道理,无论同学多么热心地呼唤,这些孩子的心门都不会再次敞开。那么,孩子的厌学是怎么开始的呢?

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后,孩子成长的竞争正式拉开帷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竭尽全力。 每天晚上都要盯着孩子上课,让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仿佛成了父母感情的晴雨表,安排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的玩耍时间,热衷于各种课外辅导班,经常传授学习相关的道理

父母们变得如此焦虑,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作业,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总是批评我。 一会儿说我不认真,一会儿说我慢了。 ”

"每次考试,你一看到我就问: "考试怎么样? 她们完全不在乎我。 只是在意我的学习而已! ”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 如果考得好,他们会高兴,如果考的不好,他们会不高兴! ”

“我总是满足不了他们。 得了99分,妈妈会说你为什么不得满分呢! ”

“我觉得学习是爸爸妈妈的,不是我的。 反正什么事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行! ”

“考试成绩出来后,妈妈就打听谁谁谁多少分,几个是100分,就知道要比来比去,真讨厌! ”

“我对妈妈说我很累。 妈妈说累什么啊? 你这个年龄不就是要用功学习吗? 现在轻松了以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

孩子从学校回来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考几分啊? 第几名? 最高分多少? ”这让孩子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了竞争感和焦虑感,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很大,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强迫他们做作业时,孩子对学习的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当孩子遇到难题一筹莫展,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努力时,孩子的不满和愤怒就变成了对学习过程的憎恨。 当孩子因考试失败而情绪低落时,父母会说:“谁说你平时学不好! ” 父母阻断了感情的流动,孩子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 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缺少爱,成长就没有了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变成了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制,他们深深地害怕如果自己行动晚了,孩子就会落后。 这种弥漫性的焦虑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有很大的传播,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会把讨厌学习、拒绝学习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回应。

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关注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渡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 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无聊,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感(如果一个人长期得不到控制感,很容易变得悲观)。

孩子们感到,尽管自己努力了,成绩变好了,但父母们仍然不满意。 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三名才能让父母们微笑,孩子们越来越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控制感和成就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孩子不断增加。他们被评价、被要求,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种包裹着各种条件的爱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内疚感和挫折感会持续下去,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不断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是傻瓜,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会转化为孩子长期的消沉情绪、越来越差的成绩、越来越疏远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一个小学时年年考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败,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其他同学都比自己牛。 父亲对他说。 “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 下次会考好的! ”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心里的压力更大了。 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楚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结果的重视,孩子觉得下次可能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的压力下,这个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打倒了,他不想再上学,他用“不想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从缺乏家人的爱开始

有的家庭,爸爸妈妈长期不和,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大相径庭。 在孩子面前经常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会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而生气的父母则心烦意乱地对孩子大发脾气、责骂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害怕。

      为了在家庭中实施自己的想法,父母一方或双方可能会讨好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 在这样忽冷忽热的环境下,这孩子上小学后,无心学习,成绩倒数,性格胆小懦弱,害怕与人交际。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来咨询,就算在咨询过程中,他们还在相互指责和辱骂,却没有意识到他们一起营造的可怕的家庭气氛害了这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 在爱流动的家庭里,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不流动的家庭里,孩子充满了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 试问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学习?

本来父母应该给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但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挥剑的家庭里,孩子无法真实地表达感情和感受。 孩子有着超越年龄无法忍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能力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人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幸福,他要如何构想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可能会被强烈的无力感拉入心灵的深渊,最后被一根稻草压倒。 厌学拒学可能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呐喊。

如果一切都能重新开始,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们放下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是好是坏的表现,父母都爱我。

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好,有能力,有潜力,值得被爱

愿天下每个家庭都充满舒适、温暖的爱,充满欢声和笑声。

那么,厌学可能已经不再存在了。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冯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2. 周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电子商务
  3. 郭教员 西南民族大学 物流管理
  4. 康教员 宝鸡文理学院 应用化学
  5. 吴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6. 刘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
  7. 常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外国语学院
  8. 梁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9. 杨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10. 王教员 新疆大学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