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人民日报公布最伤孩子的7句话:有些话,永远不要跟孩子说(附沟通方法)

人民日报公布最伤孩子的7句话:有些话,永远不要跟孩子说(附沟通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09
人民日报公布最伤孩子的7句话:有些话,永远不要跟孩子说(附沟通方法)

当老师多年,经常有父母向我咨询育儿困惑:

“问孩子话,他总说不知道,不想说。”

“父母怎么说都不听,别人说什么他都听。”

“道理说多了他嫌烦,说少了又怕他走弯路,太难了。”

问题虽然多,但归根究底都是沟通问题。

正确的沟通方式,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成为家庭教育的催化剂。

亲子沟通中,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很多父母经常会想不通:

“为什么我们说得都对,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听?”

“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为什么就是不领情?”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苦口婆心,和孩子真正接受到的信息并不一致。

《父母的语言》里有这样一句话:“语言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媒介。”

我们通过语言和孩子沟通,通过沟通达到教育目的,但如果语言这个媒介没有使用好,很容易导致孩子不理解父母语言背后的用心良苦。

而关于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和父母不该对孩子说的话,人民日报曾总结了这7点:

当父母说:“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当父母说:“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真实想法:“我给你的建议才是最正确的。”

孩子理解:“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曾在书中分享过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宝贝,你想吃哪种冰激凌?”

“妈妈,我想要香草味的。”

“你不试试巧克力的吗?”

“我就想要香草味的。”

“可妈妈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我要香草的!”

“你上次不是还说喜欢巧克力吗?”

“我这次就想吃香草味的!”

“你这孩子,真够怪的。”

《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嘉宾武志红说:“权力,才是中国家庭中一个绕不过去的东西。”

很多父母和对话里的妈妈一样,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看似在民主地征询孩子的意见,实则完全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通过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了孩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力地位。

但培养一个没有主见和自主思维的孩子,不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多鼓励孩子表达真实感受,多问问孩子“你的想法是怎样的”,支持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尝试,这才是父母真正应该做的。

当父母说:“我说不行就不行。”

真实想法:“这件事是错误的,不可以做。”

孩子理解:“因为你是大人,所以我只能暂时服从你的安排。”

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一种育儿中的普遍现象:

“父母说不要和某个坏孩子玩,但孩子反而会偷着去和那些父母眼中的坏孩子玩,甚至还会通过撒谎来‘暗度陈仓’。”

为什么父母明明三令五申了,孩子却完全不听?

其实是因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经常以指责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问题,再强制要求孩子怎么做,他们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个“移情沟通原则”,指出在沟通时需要先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

所以,当和孩子有了分歧时,与其强加干涉,不如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如问问孩子为什么要选择和他交朋友?最后再表达你的担忧和顾虑。

尊重孩子的选择,倾听孩子选择背后的为什么,也是和孩子之间建立沟通信任的一种方式。

当父母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当父母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真实想法:“按照我规划的路走,你未来才能过得更好。”

孩子理解:“为什么要强迫我?”

电影《心灵奇旅》中的乔伊,一心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母亲却并不赞同。

她要求儿子踏踏实实工作,而不是追寻虚无缥缈的音乐梦想。

但乔伊却对母亲说:“我想选择我的音乐,那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一文不值。”

父母担心孩子在人生之路上有偏颇,其实是因为我们也不确定孩子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不确定孩子选了他想选的路后结果会怎么样?

这种对未知的不确定,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不安。

因为这种恐惧,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你听我的我就管你,不听我的,我就不会再理你。

就像电影中的乔伊,始终坚守自己对音乐的热情。当他最后终于有机会和自己的偶像同台演出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曾说过:“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家庭教育,首要的是让孩子忠于自我;父母,只是他们成长的旁观者和引导者。

与其强制规划,不如在和孩子沟通时顺势而为,基于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进。

当父母说:“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真实想法:“你需要更加努力。”

孩子理解:“我很差劲。”

我的一个学生,平时很聪明,成绩也好,只是上课几乎不会主动举手。为了鼓励她,我向她妈妈建议可以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没想到我一张口,她妈妈当着女儿的面就开始抱怨:

“她从小到大都是这副没出息的死样子,根本站不到台前去,上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孩子看了看妈妈,眼睛里的小星星骤然黯淡下去……

原来,这才是她从不主动举手的真正原因:别的孩子被允许试错,而她即便做对,也是“丢人现眼”……

心理学中有个“阿伦森效应”,指的是随着奖励减少而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态度逐渐积极。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

这种奖励越多,孩子的进步就越快;反之,差评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把它当成自己的标签,从“可能做不到”,最后变成“真的做不到”。

当父母说:“就知道玩,一学习就没精神。”

当父母说:“就知道玩,一学习就没精神。”

真实想法:“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着玩,才能进步。”

孩子理解:“在妈妈眼里,我只有做个学习机器,她才满意。”

作为母亲,我一直坚信一个原则:“玩得好,才能学得好”。

因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玩累了——能休息好——上学时精力十足——学习时的专注力就提升了——完成作业时的效率提高了——更多能够玩耍的时间。

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锻炼身体,可以调节压力,培养积极主动的能力。”

尽情玩耍,并非是放纵孩子,相反,是让孩子在玩耍中释放学习的压力,给自己的精神层面充电。

无论是学还是玩,都可以遵从“要事第一”原则。

把当下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玩的时候好好玩,学的时候好好学,互相链接,达成平衡,才能产出最佳效能。

当父母说:“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真实想法:“你要学习别的孩子的优势。”

孩子理解:“我不如别人,在爸妈眼里我总是很差。”

有次出门吃饭,隔壁桌的爸爸教育儿子:“谷爱凌才十几岁就是奥运冠军了,你就不能像她一样努力吗?”

没想到儿子却回怼:“谷爱凌的爸爸是哈佛毕业,要不你先考个哈佛?”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爸妈老拿我和别的孩子比,是不是代表我真的不如别人?”

有个答案特别触动我:“不是的,你非常优秀,他们只是用错了激励方式而已。”

的确,与其揪着孩子的“短板”,不如关注孩子的“长板”:比如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可是他喜欢看书,那就鼓励他先把所读所思写下来,然后再表达出来……

每个孩子的优势,都能以不同方式“对接”到学习方法上。

“创造性沟通原则”里指出:要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

孩子亦然,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比起让孩子和不同的人横向比较,对自己的努力产生怀疑,不如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鼓励孩子纵向超越自己。

当父母说:“你又错了,真笨!”

当父母说:“你又错了,真笨!”

真实想法:“用心一点,就可以成功。”

孩子理解:“我是个失败者。”

当孩子在面对一两次的失败时,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如果这个时候,从父母那里寻求不到鼓励,挫败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宣泄时,孩子就很容易变得不自信、胆小,最后拒绝再去尝试。

有句话说:“不要用你的情绪,去指责孩子的失败。”

当孩子偶尔失败时,父母可以尝试沟通中的“以终为始”原则:既然目标是为了让孩子避免再次失败,那就从此刻的失败中寻找经验,继续尝试,而不是把宣泄情绪当作沟通方式和目的。

比如,在日常中,少用“近视眼”,多用“放大镜”,忽略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多说几句“妈妈看到了你的进步,你愿意再试试吗?”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父母低估了自己曾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高估了孩子愈合伤口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来自原生家庭的语言伤害。

教育孩子,是一个时间漫长的人生历程。

这个过程中,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粗暴的沟通行为,很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等孩子长大,当他拥有反抗父母的能力后,就很难再“屈从”于父母的权力之下。

养育孩子,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父母难免会对孩子有惩罚和责骂,但我们要看到“下意识”的语言背后,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不要真的等到孩子完全拒绝沟通的时候,再去指责孩子不理解父母,不感恩父母。

多把真心话说给孩子听,爱的能量才会在亲子之间流动,孩子接收到我们的善意,才能用爱和信任驱动内在动机去成长。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被尊重、理解、信任,他们需要平等地交流、有互动的沟通,这样,才能形成自尊、自信、独立的人格。

而这些,才是孩子面对未来时,最强大的支撑和实力。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何教员 桂林理工大学 地质学
  2. 黄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3. 周教员 德州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4. 王教员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儿科学
  5. 杨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 张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光电信息工程
  7. 高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8. 高教员 石河子大学 应用化学
  9. 魏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10. 武教员 扬州大学 食品科学
推荐科目: 篮球辅导 书法培训 舞蹈培训 体育培训 围棋辅导 俄语辅导 游泳辅导 语文辅导 英语辅导 物理辅导 化学辅导 生物辅导 架子鼓辅导 数学辅导 雅思辅导 托福辅导 羽毛球辅导 日语辅导 钢琴培训 美术培训 小提琴培训 古筝培训 小学辅导 初中辅导 高中辅导 高考辅导 编程培训 作文辅导 陪读辅导
相关城市: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武汉家教 南京家教 深圳家教 广州家教 天津家教 西安家教 成都家教 杭州家教 昭通家教 白山家教 宣城县家教 绵阳家教 南阳家教 沧州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