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不听话罚青蛙趴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3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育专家认为,惩罚孩子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一个小男孩在小学里读书很调皮,成绩很差。放假在家时,他偏偏跑到爸爸跟前说:“我让爸爸帮我干活。”爷爷听后下意识地阻止儿子:“少写一点作业行不行?”然而,这并没有让男孩变得更乖,反而让他对学习更加反感。
心理学专家指出,父母总是有一些“比较”的行为,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其实是在抹杀孩子的上进心。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父母的比较行为很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错误的影响。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孩子终将一事无成,他将一事无成。”而那些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就像被父母打击得最蠢的孩子,会把这句话用来鞭策自己,成为他们以后一生的“尖子生”。
孩子需要被鼓励和信任
《少年说》中有一个男孩在台上对妈妈喊话:“每次我最想要的就是你的夸奖,可你根本就不相信我,你嫌弃的表情、瞪着眼的眼睛,让我很失望,我在班级里再也没有任何人喜欢我。”这位妈妈的回应深深刺痛了男孩的内心。
孩子是最爱父母的,他们希望得到鼓励和信任。父母的积极回应是孩子最大的底气。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人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似乎都习惯以自己的意见为中心。孩子其实也一样,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被父母尊重,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会得到父母的肯定。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机会,去尝试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只有为自己而学,孩子才会真正的发展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
赵刚老师指出,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既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能够自立自强,能够适应社会,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人格健全的人,在未来社会中取得成功。
父母的重视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加分项。把孩子培养成材,就要懂得生活的艰辛。作家梁启超先生一生的事业就是陪伴孩子读书、写作、博览群书。在他的一生中,书籍、写作、素材样样傍身。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梁启超既是孩子成长的伙伴,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他一直坚持阅读,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梁启超先生说:“书籍是儿童的精神导师,是儿童的朋友,是儿童的知己。”所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将永远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用阅读习惯滋养孩子的心灵
教育孩子,就要用阅读习惯滋养孩子的心灵。阅读的力量很大,而孩子的阅读能力更是如此。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为孩子以后的阅读打基础。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文化。通过阅读,孩子可以开拓眼界,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阅读也是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的干扰,静心思考和感受文字的魅力。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家长自己也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积极阅读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共同阅读和讨论,家长可以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