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想上学的十大原因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3-11】
初三学生不想上学的原因和疏导方法
学生不想上学的原因
大部分初三学生不想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成就感和厌学心理等。不论是哪种原因,家长的引导和沟通至关重要。考虑到初三离中考的时间不多,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自身不努力
初三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同时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喜欢玩耍。再加上学习课程难度增加,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不愿意上学。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无法获得成就感
一些学生努力学习,但成绩提升不明显。他们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因此会产生“无论我如何努力,还是无法取得好成绩”、“我是个永远学不好的笨学生”等负面情绪,导致不想上学。
学习目的和意识不强
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孩子不知道除了学校的知识还有其他应该学习的东西,渐渐地觉得学习没有乐趣,从而产生不想上学的想法。
自我否定
有些学生即使已经非常努力,成绩也很好,但父母仍然不满意。学习的结果给他们带来的只有挫败感和自责感,觉得只有100分或前三名才能让父母开心。这样的评判和要求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开始不断否定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在否定会转化为低落的情绪、糟糕的成绩和疏离的同学关系。
初三学生不想上学的疏导方法
不能吼骂
家长在面对不想上学的初三学生时,千万不要大声责骂,而是要与他们好好谈一谈。初三是孩子叛逆期的阶段,家长可以与他们交流关于初中生活、老师、同学和课程等方面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动向。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科目,让他们快乐地融入学习。
多引导少训斥
家长越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尊重自己,更加注意改正言行,赢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需因人而异。对于初三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家长不必委婉,但也不应训斥,而应平等而严肃地与他们对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他们改正,并制定一些惩罚措施。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