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网手机站二维码

扫一扫进入易教网手机站

易教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北京家教直通车 > 孩子很多天赋的磨灭,是家长“赢在起跑线”观念害的,别不信

孩子很多天赋的磨灭,是家长“赢在起跑线”观念害的,别不信

【来源:易教网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23-09-05
孩子很多天赋的磨灭,是家长“赢在起跑线”观念害的,别不信

暑假到了,学校都放假了,孩子在家没事,很多家长就琢磨要给孩子报个暑假班。昨天,朋友阿宽打电话问我,叫我推荐一个暑假班给他儿子。我就问他,是你要你儿子去还是他自己要去辅导班学习呢?

朋友说儿子没说要去,是自己看到隔壁老王给女儿报了钢琴班,前面的小张给儿子报了绘画、书法,朋友李四给孩子报了口算班,同事小邱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舞蹈班。看到这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如果自己不给孩子报几个,是不是会落后于他们?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从农村到城市这句话处处可见。别人家的孩子是五岁就会读流利的英语,觉得好羡慕。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我们的孩子就不会?我们家的孩子都六七岁了,二十六个字母都说不全。着急啊,赶紧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请家教,买各种辅导书。

别人九岁的孩子,多才多艺,这个舞跳的真好,这个画也画的不错,孩子又自信又会演讲,在班里当班干部,为什么我的孩子都十二岁了,一点特长都没有。于是帮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周末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忙于穿梭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今天奥数、明天画画、后天英语。好像不行就一定输在起跑线上。

每一位家长心中都有一个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乖那么优秀,而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是那么差,那么笨,那么不省心呢。有些孩子学着学着就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于是总是拖拖拉拉,不想去。父母呢,他都很坚决,不行,你必须得去。逼着孩子去,唠叨半天。

说了一大堆道理,你不去也得去。老子花了这么多钱,你说不去就不去啊。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再教画画的培训室里面。对他的孩子破口大骂。你当初说过的要好好学,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嘛,不能半途而废嘛,你到底学不学?老娘花了这么多钱,你说不学就不学啊,再这样我就打人哪。

小孩含着眼泪一万个心不甘、情不愿,硬着头皮磨着洋工打发时间,把孩子仅有的一点点天赋全磨灭掉了。我们曾经去少年宫的培训机构,观察过那些被迫去学习各种特长的孩子。那眼神里面流露出来的无奈跟委屈,以及讨父母欢心的眼神,让人看过之后身体一阵阵悲凉,终身难忘,我们的家长终于成功的把一个天才培养成白痴,逼着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断言,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家长逼迫之下,只能成为一个机器人,绝对成不了艺术家。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揭开这个真相。“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欺骗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谎言。是商家为了利益联合在一起挖的巨坑。引诱无数不知所措的父母和可怜的孩子往里面跳。他背后的逻辑是你生下来就要奔跑,你不去做这些事情,你不去消费,你就会输。你不去给孩子买这个产品吃,它就长不高,你不去给孩子报特长班,你就对不起你的孩子。

他人为地带来了一个担忧,攀比,恐惧、盲从的环境。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我的孩子也得这样。在这种观念的笼罩之下,我们的父母和孩子都很恐慌,别人的孩子都会,怎么就我的孩子就不会呢,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

于是家长就从忧虑到恐慌,再到疯狂,我有个邻居家境优越,为了让八岁的孩子坚持去学弹钢琴,孩子稍微有点倦怠,举皮鞭就抽过去。有一年冬天,孩子不愿意继续弹钢琴,这邻居一上去就是一顿暴打,然后呢,把孩子硬推在门外去。外面下着很大的雪。不管孩子在外面怎样哭天呛地,家长就是不开门。直到她的女儿声音都哭哑了,又是求饶又是认错,才把门打开。

各位家长,你知道最后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吗?在妈妈的逼迫之下。孩子在弹钢琴方面,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拿到了各种大奖,孩子的妈妈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但是这个女孩十六岁被父母送到国外去留学,一上飞机到了国外,就把手机和所有的联系方式全部断掉了,从此没有了任何消息,这一晃就是整整八年。她的母亲整天以泪洗脸,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啊,凭空消失了。其实啊,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兴趣班的态度真的是又可恨又可笑。总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家长,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很想发展出某个特长而又没能够实现。

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喜欢唱歌就逼孩子唱歌,自己喜欢画画就逼孩子画画,说到底。每个逼孩子学特长培训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卑的家长。

我有个堂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暑假的时候经常去他姑妈家里,他有两个表姐和他差不多大。他的2个表姐那个时候就参加画画、书法、舞蹈培训,两个人画画,画的特别漂亮,很多亲戚都夸他们是未来的艺术家。堂弟看到她们的书法和画就充满了自卑感,怎么画得这么漂亮呢,农村哪里有什么培训班嘛,根本就没有那个条件。

堂弟只能是每年去一次他们家,去一次就被他们炫耀一次,又嫉妒一次。就这么一个过程当中触发了堂弟对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后来堂弟去镇上读初中,开始有条件买纸和水彩笔,然后慢慢的画呀画。兴趣越来越大,一直断断续续的坚持。最后到了大学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画画都拿了不少的大奖,一直到现在,画画都是他的兴趣爱好。

反观他的两个表姐,一个在超市上班,一个在酒店上班。与当时他姑妈对他们的定位“艺术家”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由于他姑妈在这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使用了强烈的控制。什么都必须听父母的安排,让你学习,你就要学习;让你结婚你就要结婚。要离婚,你就得离婚,否则。你就不要认我这个妈。导致他两个表姐到现在都离婚了,个人的生活很不幸福,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不但没有培养出特长,而且还培养出特短,性格上都非常的孤僻古怪。

通过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发现了什么呢?

孩子们从小学习兴趣班、培训班,与他们成年之后的事业成功、幸福快乐有关系吗?

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会把他的天赋、兴趣磨灭掉了。

如果他自己对某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就不用你去引导,他会自动自发的去学习。会想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去实现。你只需要陪伴和提供一些基础的保障就足够了。

家长们,请记住: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而不是时刻想着如何让他赢在起跑线。

相关标签: 家庭教育

手机版阅读地址:https://www.eduease.com/mob/zixun_info-id-68739.htm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看该文章

微信公众号:易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公众号

最新教员

  1. 尤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共管理
  2. 肖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理论物理
  3. 郭教员 贵州师范学院 英语
  4. 赵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世界经济
  5. 王教员 山东财经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
  6. 丁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小学数学师范
  7. 谷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软件工程
  8. 张教员 杜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涂教员 青岛理工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推荐科目: 篮球老师 书法老师 舞蹈老师 体育老师 围棋老师 俄语老师 游泳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物理老师 化学老师 生物老师 架子鼓老师 数学老师 雅思老师 托福老师 羽毛球老师 日语老师 钢琴老师 美术老师 小提琴老师 古筝老师 小学老师 初中老师 高中老师 高考老师 编程老师 作文老师 陪读老师
相关城市: 北京家教网 上海家教 武汉家教 南京家教 深圳家教 广州家教 天津家教 西安家教 成都家教 杭州家教 固原家教 中山家教 阳江家教 荆门家教 莱芜家教 株洲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