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岁叛逆期要怎么处理?
【来源:易教网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23-08-23】
14岁正是叛逆行为频发的高峰年龄,此时的孩子逆反意识强,浑身反骨,只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对于父母老师的教导也不屑一顾,自我意识鲜明难以管教,儿子14岁叛逆期要怎么处理?
1、理解叛逆期,调整教育方法
青春叛逆期孩子难以管教,需要我们了解原因,走进孩子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但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我们理解叛逆期,每个孩子都会进入叛逆期,处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的心理变化,他们开始思考,开始有自己的主见。
这些想法与主见难免会与我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或发生碰撞,大多数家长无法控制因为孩子叛逆、挑战自己“权威”而带来失控焦虑的情绪,因此会通过强硬手段教育孩子,试图让孩子听话懂事。
可越是如此,孩子越是逆反,与我们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我们要及时调整教育方式,要理解孩子,去接纳孩子的叛逆情绪和叛逆行为。孩子逆反不一定是他变“坏”了,而是通过逆反发声,发泄情绪,告诉家长自己的不满。
我们要看到孩子情绪背后动机,缓解他的情绪,看到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尊重,允许他逆反不听话,无论孩子怎样的言行都不要轻易下定论。
2、做好自己,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的情绪、言行举止都会投射在孩子身上,在孩子尚未有辨别能力之前,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言行,被父母的情绪影响。
比如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习惯通过发火控制他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无法学到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遇事也会不自觉的发脾气。
比如喜欢贬低孩子的家长,不论孩子做的好与不好,总爱说风凉话,不主动给予孩子鼓励,总爱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等。
比如过于双标的父母,孩子做错一件小事就翻旧账一番责备,自己做错事情就打哈哈,装作无事发生,无法公平对待自己和孩子,这种失衡感源于家长对于权威的信赖,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当我们对叛逆期孩子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如看看自己是否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否给孩子做好了表率,是否能通过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信任与尊重。
做好自己就是不断看见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成为父母之前要先做好为人,当我们自己越来越好了,孩子才会更好。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看该文章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