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大声朗读九大好处!

大声朗读九大好处!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2-06-06
大声朗读九大好处!

说到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经常会提到“语文素养”这个词,很多父母现在都是让孩子多写钢笔、多看书、写日记等,用这些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

其实,还有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 那就是大声朗读。

这里说的朗读是指让孩子大声读文章,声音大而自信,而不是小声读。

很多孩子经常朗读却没有效果,或者多读几遍课文成绩也不好,是因为他们经常没有认真去看。 有时候即使眼睛在书上,心也早就飞走了。

通过朗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大声读孩子看到的内容,不会开小差,可以关注自己朗读的内容。 这比默默地看书要有效得多。

当然,大声朗读的好处不止于此。 除了孩子的学习,大声朗读还有助于树立孩子良好的性格,改善心理问题,振奋大脑,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些好处不仅会让孩子语文成绩有所提高,也会受益一生!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分享大声朗读对孩子的9大好处。 我想大家读完之后,会迫不及待想和孩子一起朗诵。

1、有助于右脑的开发

因为大声阅读是朗读者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长期以来有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在朗诵过程中,将文字变为声音,伴随着节奏、形象、感情,进入优美的艺术体验,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2、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

内向的人大多声音也很小,所以如果孩子大声读课文,孩子就会变得容易说话,性格也会改变。

内向的人大多是不会说话、不想使用语言、也不擅长说话的人。 当一个人能够放松、有力、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地朗读时,也就是能够领会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和理解时,他就会变得外向。

3、有助于改变自卑心理

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突出表现就是不能大声读课文。 如果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

朗读可以激发热情,增加自信,反复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胆量,让孩子变得大气,变得大方。 特别是在集体朗诵中,可以相互鼓起勇气,产生对朗诵的热情和热情。

4、兴奋脑神经

这本身就刺激了孩子对文章和书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朗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运动可以激活大脑许多领域的活动,在朗读时平衡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使血流量和神经功能的调节达到良好的状态。大声诵读,大脑会变得敏锐,记忆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会提高。

5、有利于记忆

通过大量朗读,可以打开大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改善记忆质量。

深层记忆回路与右脑相连。 这个回路一旦打开,就会与右脑的记忆回路连接,产生“过目不忘”的优质“记忆”。

6、形成感知能力

通过重复朗读,可以激活人类的感知能力,与右脑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共鸣,获得特有的体验和感觉,从那里获得能量,浓缩保存这些宝贵的感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会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7、再现“诗意之美”

每篇文章和书籍都有“诗”之美,大声朗读,就能找回其美。

我们的文学有戏剧、歌曲、朗诵、演讲、讲座、声音、广播等多种文艺文字表现形式,在声情和茂密中融入人们的思想灵魂,凝聚着精神力量。

8、增进大脑呼吸

朗读在某种意义上和唱歌一样,有通过腹式呼吸驱动人体各肌肉组织,同时锻炼呼吸道和腹部,增进大脑呼吸的运动原理。

人在发声时可以增加呼吸量,吸入大量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新陈代谢。 成人呼吸时会吸入300毫升左右的空气,而朗诵或唱歌时可以增加7到10倍。

9、提高写作能力

大声读别人的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上是修改完善的过程。

大声的朗诵和背诵可以最广泛地激发感情,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能在朗诵中体会到; 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中才能深刻体会。

如何能养成孩子大声朗读的习惯?

鼓励孩子自己选书

除了孩子教科书上的必读文章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选择书。 这样,孩子就不会特别抗拒大声朗读,而是可以积极感兴趣地参加。

一开始,我们不需要孩子把书上的全部内容都进行朗读。 毕竟,每本书都有精华的部分和粗糙的部分。

对孩子来说,一个人选书的时候,也需要找到适合孩子年龄和内心的文章。

阅读前的必要了解

大声朗读不是为了死读书。 胡乱开始,囫囵吞枣的过程,反而会逆转这个习惯的效果。

所以,在朗读之前,父母也要多参加,和孩子一起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例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义字,首先记住它们的读音,理解它们在本篇中的意义;

例如对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首先大致了解;

例如,如果孩子经验有限,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父母必须带着孩子去整理、理解,否则就不容易阅读。

每天固定时间朗读

养成习惯需要时间,所以大声朗读的习惯必须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

孩子和家长都选择合适的规定时间,每天准时大声读。 这样的话,会感到很有仪式感。 因为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读完后必须思考

孩子看书后,可以准备热水滋润喉咙,缓解孩子的心情,逐渐进入正常的对话状态。

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讨论读了这一段文章后的感受,对孩子说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大家都在看

-更多-

最新教员

  1. 尹教员 湖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技术
  2. 刘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
  3. 刘教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王教员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
  5. 王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工程
  6. 杨教员 重庆工商大学 物联网工程
  7. 胡教员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8. 杨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工程
  9. 罗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10. 方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