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作者:杨教员,编号93599 更新时间:2019-09-16】
举一反三、关联思考的能力是理科学习的捷径。
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不同段位的人,在碰到理科题目时候的的反应。
同学A:做完一道题目,说明我会了,接着做下一道。
同学B:做完一道题,不接着做下一道,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总共考了哪几个知识点?题干给了什么条件,这些条件能够得出什么结论,这道题除了这一道解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同学C:在走完同学B的思维流程以后,接着反思,这道题目相似的以前还做过什么题型,拿出来比较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题干再变化一下,会不会另有不同。
同学D:进一步思考,这个题目考的章节跟别的章节的知识点有没有联系,这个出题方式除了选择题会不会出在大题,或者压轴题。出题的人想考我什么。
以上流程,层层递进,您可以看看,平常对待题目是在哪个阶段。
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第一阶段,走题海战术,这样会非常累,并且效果不好,遇到没见过的题目又不会做了。
到了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基本上就上路了,有这种思维的人,成绩不会太差。
走到第四流程的人,一般都是顶尖高手。
所以,这就是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的意思。
每做一道题目,一定要榨取这类题型的所有价值。
把所有的知识点、所有的解题思路、所有可能的题型,全部捋一遍。
这样您不止是做了一道题,其实是做了十几道题。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 姜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金融
- 夏教员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会计学
- zl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凝聚态物理
- 黄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机器人)
- 张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
- 张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 杨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吴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杨教员 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