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12岁孩子不爱读书?别急,试试这5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

12岁孩子不爱读书?别急,试试这5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1-28
12岁孩子不爱读书?别急,试试这5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

上周,我在咖啡馆遇见一位妈妈。她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发抖:“儿子12岁了,一提读书就躲进房间,游戏却玩得停不下来。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她眼里的疲惫,像极了无数个深夜里,我们这些父母独自面对的无声呐喊。

别慌。12岁孩子正站在成长的悬崖边,需要我们轻轻扶他一把。我见过太多家庭在“管教”与“放手”间反复横跳,最终把孩子推得更远。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孩子需要你先读懂他。

第一招:别急着“讲道理”,先读懂孩子的“叛逆”

孩子摔门而去时,你是否也吼过:“你就是不争气!”?

可孩子心里想的,不过是:“妈妈又在否定我。”

孩子在说:“我需要被看见。”

12岁的孩子,大脑前额叶还在发育,情绪像脱缰的野马。你越急,他越缩。

试试这样:

*“今天怎么没看课外书?是不是哪里卡住了?”*

*“妈妈今天也烦,但我想听你说说。”*

上周,一个男孩告诉我:“妈妈以前总说我笨,我就躲着书。”后来,妈妈不再说“你必须读”,而是陪他读《昆虫记》。孩子突然说:“原来蚂蚁搬家是为冬天准备粮仓!”——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书本就不再是敌人,而是朋友。

情绪稳定,才是教育的起点。你先稳住,孩子才能稳住。

第二招:沟通不是“说教”,是“心与心的靠近”

很多家长以为沟通是“我告诉你该怎么做”。

可孩子要的,是“你懂我为什么不想做”。

我认识一个12岁女孩小雅。她总说“读书没意思”,直到妈妈发现:她讨厌语文课,因为老师总当众批评她写错字。妈妈没急着补课,而是问:“你最想和谁一起玩?”小雅说:“想和小美一起看漫画。”妈妈立刻说:“那咱们周末一起读《哈利波特》?你当小老师讲给我听。”

结果呢?

小雅主动要了《哈利波特》全集,还拉着妈妈一起做读书笔记。孩子不爱“被强迫”的学习。

沟通的秘诀:

- 别问“你为什么不爱读书”,问“你最想和谁一起读什么?”

- 别说“你必须学”,说“妈妈陪你试试,好吗?”

教育是点燃一盏灯。你越靠近,孩子越敢亮出自己的光。

第三招:打骂?不,我们用“心”来教育

“不打不成器”?我见过太多家庭,用打骂换来孩子的沉默,却换不来真心。

有次,一个爸爸打完孩子后,孩子小声说:“我再也不想回家了。”

——打骂留下的不是悔改,是更深的恐惧。

试试这样:

当孩子又把作业本揉成团,你别吼“你怎么这么笨”,而是蹲下来:“妈妈看到你很生气,是不是题目太难了?”

然后,一起拆解:“这个题,我们先看图,再读两遍,好不好?”

教育的真相:

孩子是“需要被帮助的人”。

你用爱去教,他用行动去学。

第四招:把“学习”变成“和孩子一起的小冒险”

“一年期整改计划”?别整得像写年终总结!

12岁的孩子,需要的是每天一小步,而不是一年一大目标。

我帮一个家庭设计了“阅读小船计划”:

- 周一到周五:每天读15分钟,读完在便签写一句“今天最有趣的一句”。

- 周末:和妈妈一起选书,读完去公园分享。

效果出乎意料:

孩子从“必须读”变成“我想读”。他甚至主动说:“妈妈,下周我想读《草房子》!”

关键不是计划多完美,而是:

- 把大目标拆成“可触摸的小事”(比如“读15分钟”比“每天读1小时”更可行)

- 让孩子当“小船长”(“你想先读哪一章?”)

学习不是苦役,是和孩子一起发现世界的惊喜。

第五招:让友谊成为学习的翅膀

孩子不愿读书,有时不是书的问题,是“学校没意思”。

为什么?因为他在学校没朋友。

我认识一个男孩,总和同学打架,老师说:“他就是不想学。”

后来,妈妈带他去朋友家玩。朋友爸爸是语文老师,聊天时随口问:“你看过《小王子》吗?”男孩眼睛亮了:“看过!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超好。”

结果:

男孩开始主动问:“老师,这本书能借我吗?”

友谊,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隐形翅膀”。

试试这样做:

- 邀请朋友来家玩,聊书不聊成绩。

- 问孩子:“你最想和谁一起读书?”

- 带孩子去书店,让他选一本“想和朋友分享的书”。

当孩子觉得“学校有朋友”,书本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纸。

写给所有正在焦虑的爸爸妈妈:

12岁是成长的黄金期。

你焦虑的每一分,他都感受得到。

但你若能稳住,他就能飞起来。

别急着“改变孩子”,先试试“改变自己”。

当孩子说“我不爱读书”,你别急着给答案,而是说:

“妈妈陪你一起找找,哪本书能让你眼睛发亮?”

你是在和孩子一起长大。

上周,那个打游戏的男孩,妈妈陪他读了《昆虫记》。

两周后,他主动说:“妈妈,我想写一篇关于蚂蚁的作文。”

教育不是一场比赛,是两颗心慢慢靠近。

你愿意试试吗?

(写于一个微凉的秋夜,愿每个孩子都能在书页间,找到自己的光。)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