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想学习?家长能做的三件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9】
孩子放学回家就躲进房间,作业摊在桌上一动不动,叫他复习,他低头不语。这不是懒,也不是叛逆,而是他卡住了。
很多家长一着急就催、就骂、就比:“你看看别人家孩子。”结果孩子更沉默,更抗拒。其实,孩子不是不想学,是不知道怎么学,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别急着纠正行为,先弄清楚他为什么停在那里。
第一,别问“为什么不爱学习”,问“今天哪一科最难”
孩子不说“我不想学”,是因为他说不出原因。他可能数学公式记不住,英语单词背了就忘,物理题一读就懵。这些都不是态度问题,是能力还没跟上。
与其问“你怎么又不写作业”,不如坐下问:“今天数学卷子哪道题你看了三遍还是不会?”他可能指着一道函数图像题说:“老师讲太快了,我没听懂。”这时候,你不需要会解题,只需要说:“嗯,这题确实难,我们找找有没有视频能讲得慢一点。”
网上有很多免费的讲解资源,比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或者B站上一些老师讲得清晰的短视频。不用买课,不用报班,花十分钟陪他看一个5分钟的讲解,比说十句“你要努力”有用得多。
孩子不是抗拒学习,是抗拒“我怎么都搞不懂”的感觉。帮他拆解一个卡点,他就能重新找回一点掌控感。
第二,别定“下次考前十名”,定“今天弄懂一道错题”
目标太大,孩子看不到希望。他不是不想进步,是他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
不要说“这学期要提高30分”,要说“这周,我们只搞定数学的因式分解错题”。把大目标切成小到能一口吃下的碎片。
每天晚上花15分钟,和孩子一起翻一遍当天的错题本。不是重做一遍,是问他:“这道题你当时怎么想的?老师讲的时候,哪一句你听明白了?”让他自己说出思路,而不是你告诉他答案。
错题不是失败的证据,是学习的路线图。搞懂一道,他就多一分底气。一周搞懂7道,一个月就是50道。这些题,就是他从“不会”走向“会”的台阶。
别急着看分数,先看有没有比昨天多懂一点。
第三,别用“将来没出息”吓他,用“你今天做对的事”撑他
孩子厌学,往往不是因为懒,是因为他试过很多次,都没成功过。每一次考试后被批评,每一次作业被老师点名,每一次家长叹气说“你怎么这么笨”,都在往他心里堆石头。
他不需要你告诉他“不学习将来会怎样”,他需要你知道他今天做了什么对的事。
他主动写了作业,哪怕只写了一半,你可以说:“我看到你今天八点就开始动笔了,这比上周早了半小时。”
他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哪怕问题很简单,你可以说:“你敢问老师,说明你没放弃。”
他把错题抄了一遍,哪怕没搞懂,你可以说:“抄题是第一步,你没跳过,这很重要。”
认可不是表扬“你真棒”,是看见“你做了什么”。孩子不是靠鼓励活着的,是靠被理解活着的。
别再说“学不好以后找不到工作”。这句话太远,他听不到。他能听见的是:“你今天自己整理了错题,我看到了。”
别把学习当任务,当工具
很多家长以为学习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不被淘汰。其实,学习是孩子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
他会背圆周率,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知道“原来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这么固定的规律”。
他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算出“买几瓶水刚好花完20块”。
他会写一篇作文,不是为了老师打分,是为了把“今天和爸爸吵架后的心情”说清楚。
学习不是为了赢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孩子不想学,是因为他没看到学习和他生活之间的联系。你不需要逼他爱学习,你只需要让他看到:学习,能帮他解决他真正在意的问题。
别指望一次改变
孩子不是开关,一扭就亮。他的改变,像树苗长高,看不见,但每天都在动。
你今天陪他看懂了一道题,明天他可能主动问你“这题还能怎么解”。
你今天没骂他作业写得慢,明天他可能多写了十分钟。
你今天说了一句“我懂你烦”,他可能晚上主动把书拿出来。
改变不是靠吼出来的,是靠一点一点的陪伴,积出来的。
你不需要是老师,不需要是专家。你只需要在他卡住的时候,不急着推他,而是蹲下来,问他:“需要我陪你一起看吗?”
他不需要完美的家长,他只需要一个不放弃的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严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
-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 周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英语和高级翻译
-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
- 吴教员 北京大学 药物制剂
- 张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类
- 夏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