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亚洲国家成为留学新选择 “小语种”成了新“热门”

亚洲国家成为留学新选择 “小语种”成了新“热门”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20
亚洲国家成为留学新选择 “小语种”成了新“热门”

目前,尽管欧美国家的学校仍然是众多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但是以日本、新加坡、泰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是什么吸引了学子将留学目光投向这些亚洲国家呢?

“小语种”需求旺

就业前景好

近几年,印度、泰国等亚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目前,泰国已经成为中国人选择的热门旅游国家之一。中泰两国间旅游业的繁荣势必带动两国间的经贸发展。此外,韩国、日本、泰国等国的代购经济链条的延长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具备“小语种”背景的留学生可以在商贸行业发挥语言优势。

何海颖在国内大学读的是日语专业,所以,她选择去日本读研,希望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之所以选择“小语种”,何海颖表示,这和国内目前的就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密不可分。

林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他表示,中国和“小语种”国家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如中国和泰国的铁路合作,和斯里兰卡、缅甸的港口合作、新马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等,这些项目的建设既需要本地的工人,也需要熟悉当地语言和环境的人才搭建沟通桥梁。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加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加强了国际合作,我国驻外大使馆、驻外机构等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走出国门的中资企业也对“小语种”人才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内许多高校增设“小语种”专业,“小语种”就业前景良好。

留学成本低

文化差异小

提起留学,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前往欧美等发达国家深造。当一部分人的视野还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时,另一部分留学生已将留学目标锁定在中国周边的国家。留学,并不意味着距离越远越好。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正以其自身优势吸引着中国留学生。

欧美名校是许多中国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高等教育”基地,有着现代化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但是巨额的留学费用以及巨大的文化差异,让不少中国学生望而却步。经济成本成为他们选择留学国家的首要考虑因素。

刘倩从家庭经济状况考虑出发,选择留学费用相对较低的马来西亚,现就读于林国荣创意科技学院。谈到留学亚洲国家的优势,刘倩说:“马来西亚的母语虽然是马来语,但学校里是全英语教学。我就读的学校不需要雅思、托福成绩,所以我既没有语言考试的压力,还能够提升英语水平。据了解,新加坡的情况也类似。

所以,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留学,同样...

所以,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留学,同样不会缺少英语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感受异国风情。”

王晨成就读于泰国商会大学。他发现,相比西方国家,许多亚洲国家的院校申请门槛较低。“此外,泰国佛教文化普及,与中国的文化差异不像西方那么明显,所以中国留学生融入亚洲当地文化圈较为容易。”王晨成说。

做文化使者

展示中国形象

亚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所以从整体的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上看,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是亚洲国家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中国及周边国家。以新加坡为例,中新两国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国留学生,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为留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显示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东南亚等国作为重要的参与方,也更加积极地和中国院校展开项目合作。林杰说:“近年来,亚洲许多国家的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千方百计地吸引留学生前来学习。

中国也积极搭建教育平台,国内一些研究机构...

中国也积极搭建教育平台,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合作办学,开办了分校,如中科院在泰国开设了研究院。中国留学生通过这些渠道走出国门,不仅有利于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让这些国家的民众通过中国留学生来了解中国。”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梁教员 重庆科技大学 应用化学
  2. 万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
  3. 尚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冉教员 清华大学 应用经济学
  5. 孙老师 大学讲师 应用经济学
  6. 郑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苏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
  8. 蔡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9. 杨教员 华中农业大学 应用化学
  10. 刘教员 首都医科大学 法律 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