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三年级英语课堂里,孩子们听不懂的不是单词,是没被看见的那点光

三年级英语课堂里,孩子们听不懂的不是单词,是没被看见的那点光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08
三年级英语课堂里,孩子们听不懂的不是单词,是没被看见的那点光

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英语,课本上五个单词:pencil、pen、ruler、eraser、crayon。都是他们天天用的东西,却在课堂上卡住了。不是他们笨,是教学没接上他们的节奏。

我见过太多老师,一上课就领读,一遍、两遍、三遍,声音越来越高,表情越来越急。孩子跟着念,嘴在动,眼神却飘了。尤其是eraser和crayon,发音绕口,舌头打结,越纠正越慌。老师以为多读几遍就能记住,可孩子心里想的可能是:这俩词怎么跟橡皮和蜡笔没关系?

有个老师试过游戏:把文具摆桌上,喊口令——Show me your ruler。前几轮,孩子们兴奋得像在玩“抢椅子”,手忙脚乱地翻书包、掏铅笔盒。可到第五轮,有人开始低头玩橡皮,有人偷偷把铅笔藏进袖子,还有人盯着窗外发呆。不是游戏不好,是游戏太单一,像反复吃同一道菜,再香也腻。

后来,这位老师换了个法子。她没再让全班一起玩,而是挑了五个孩子上讲台。每人发一张小纸条,上面画着文具图案。她不说单词,只问:“谁手里有这个?”孩子一猜对,她就笑着把纸条贴在黑板上,旁边写上英文,还轻轻拍一下孩子的肩。下课铃响了,还有孩子举着手问:“老师,明天还能玩吗?”

这不是魔法,是细节的改变。

游戏不是目的,参与感才是。孩子不是不爱学,是没觉得“我能行”。当全班一起喊口令时,听不懂的孩子躲在人群里,没人看见他。可当他一个人站上讲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哪怕只说对一个词,老师的一个点头、一句“你真细心”,就能让他心里亮起一盏灯。

奖励不是糖块,也不是贴纸。真正的奖励,是孩子被看见的那一刻。

我见过一个孩子,平时上课总低着头,英语课上从不举手。有天老师让他上台认图,他犹豫了很久,小声说:“eraser……”声音轻得像蚊子叫。老师没急着纠正,笑着说:“你记得它叫eraser,比很多同学都早。”第二天,他主动把橡皮擦得干干净净,放在课桌角,像在等老师再问一次。

孩子对语言的敏感,不是靠重复练出来的,是靠一次次“我做到了”的体验堆起来的。

英语不是背出来的,是用出来的。

我们总想让孩子“学会说”,却忘了他们先要“敢说”。三年级的孩子,怕说错,怕被笑,怕老师皱眉。所以,课堂上最该做的,不是纠正发音,而是降低开口的门槛。

一个孩子说错了,老师不说“不对”,而是说:“你刚才那个音,像不像小猫叫?eraser——喵~”全班笑成一团,那个孩子也笑了。第二天,他主动说:“eraser——喵~”这次,他没说错。

语言不是考试题,是生活里的声音。

我在家里也试过。孩子放学回来,我指着铅笔说:“这是pencil。”他点点头,没回应。第二天,我让他帮我找一支铅笔,他翻抽屉,翻半天,举起来:“pencil!”我没夸他聪明,只说:“你找到它了,真快。”他笑了,第二天又自己指着橡皮说:“eraser。”

没有课堂,没有教案,没有录音机,但语言就在日常里悄悄生根。

我们总以为英语教学要靠游戏、靠动画、靠奖品,其实最有效的工具,是老师的眼神、语气和那句“你做到了”。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课堂,他们需要的是被信任的瞬间。

一个孩子,如果在课堂上,因为说错一个词被全班哄笑,他可能三年都不敢开口。但如果他因为一次小小的尝试,被老师轻轻拍了拍肩膀,他可能一辈子记得那个温度。

英语不是要孩子背下五个单词,而是让他们知道:

“你开口了,我就听。”

“你试了,我就信。”

“你错了,我不急。”

这些,比任何教学法都管用。

我见过一个班,老师从不搞花哨的游戏,也不发小红花。她只是每天上课前,问一句:“今天谁带了铅笔?”然后等孩子举手,等他们自己说出pencil。没人催,没人抢,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可三个月后,全班能自然说出这些词,还能指着文具说:“This is mine.”

没有录音,没有测试,没有排名。可孩子们的眼神变了——不再躲闪,而是带着一点骄傲,一点笃定。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三年级的英语课,不是教孩子认识五个文具,而是教他们:

“你可以说出来,而且有人愿意听。”

这,就是语言的起点。

别再想着怎么让课堂更热闹,想想怎么让孩子觉得,自己值得被听见。

当一个孩子敢在全班面前,结结巴巴说出“eraser”,而老师没有打断,没有纠正,只是微笑点头——那一刻,他学到的,不只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信念:

“我的声音,有意义。”

这,比任何试卷上的满分都珍贵。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