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英语口语不是背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英语口语不是背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8
英语口语不是背出来的,是听出来的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英语口语不好,是因为单词背得少,语法没记牢。于是每天盯着孩子默写30个单词,抄写5遍句子,背诵课文到凌晨。结果孩子开口还是结结巴巴,一听到英语就躲。问题不在努力不够,而在方法走偏了。

我们小时候学母语,谁是先背单词再说话的?没有。孩子是先听,听妈妈说话,听邻居阿姨唠嗑,听电视里的儿歌。听多了,自然会模仿。听到“妈妈抱抱”,他不是先分析这是主谓宾结构,而是知道这句话一说,就能得到拥抱。语言是工具,不是考题。

英语口语也一样。不是靠背诵课文练出来的,是靠“听懂了,敢说”练出来的。

第一步:别急着开口,先让耳朵习惯英语的声音

很多孩子不敢说英语,是因为他们听不懂。听不懂,就害怕。你让他模仿一句“Can I have a glass of water?”,他连“glass”和“grass”都分不清,发音自然乱套。

解决办法很简单:每天听15分钟纯英语音频,不看字幕,不查词典,不翻译。可以是BBC Learning English的儿童故事,也可以是《Peppa Pig》的动画片。选语速慢、发音清晰的材料。重点不是听懂每一个词,而是让耳朵适应英语的节奏、重音、连读。

比如,“I want to go to school”在口语里听起来像“I wanna go ta school”。你要是没听过这种自然连读,背十遍原句也没用。孩子听多了,耳朵会自动“校准”。

三个月后,他可能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但你能听出来,他开始能分辨“he”和“she”的发音区别了——这就是语感的起点。

第二步:听懂了,才敢模仿

当孩子能听懂简单对话,比如“Do you like apples?”“Yes, I do.”,这时候再让他开口,压力就小了。他不是在背句子,而是在复述他听懂的内容。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听。听完一段对话,问:“刚才那个小女孩说了什么?”孩子答:“她问有没有苹果。”你接着问:“那她吃了没?”孩子说:“吃了。”这时候,你轻轻说:“对,她说‘Yes, I do.’”孩子自然会跟着说一遍。

不需要纠正发音不准。孩子模仿的是语气和节奏,不是音标。你越纠正,他越紧张。等他能完整复述三遍,发音自然会变准。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说“妈妈”,一开始也说成“ma ma”,没人教,自己慢慢就对了。

第三步:用生活场景代替课本对话

课本里的对话:“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Tom.”——这种对话,孩子在超市里永远不会用。他只会说:“Mom, I want that toy.”

我们要把英语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吃饭时,指着苹果说:“Apple.” 他点头,你就说:“Yes, apple.” 他想喝水,你不说“请说英语”,而是等他用中文说“我要水”,你自然接一句:“You want water?” 他点头,你就递过去,同时说:“Here you go.”

这不是教学,是互动。孩子在真实需求中使用语言,语言才有意义。他不需要知道“water”是不可数名词,他只知道,说了这个词,水就来了。

第四步:多听故事,少背课文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新概念英语》,一页一页背。结果孩子背得熟,一开口还是哑巴。因为课文是写给考试用的,不是给生活用的。

换成故事就不一样了。《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这类绘本,语言重复、画面清晰、节奏明快。孩子边看图边听,能猜出意思。听三遍,他就能指着图画说出单词。听十遍,他能复述情节。

一周听两个故事,不求快,求重复。同一个故事,听一周,孩子会主动模仿角色说话。他可能不会拼写“caterpillar”,但他能模仿它的声音:“I’m hungry!”——这就是语感的力量。

第五步:别用“考试思维”衡量进步

不要问孩子:“今天背了几个单词?”“能背课文了吗?”这些问题是把语言当成知识来考核,而不是当成技能来培养。

真正该问的是:“今天有没有听到一句你听懂的英语?”“你有没有试着说了一句英文?”“你有没有因为听懂了一句话,笑了一下?”

进步藏在细节里。孩子突然在动画片里跟着说了一句“Let’s go!”,那是他听懂了;孩子在饭桌上指着牛奶说“milk”,而不是用手指,那是他在用英语思考。

语感不是练出来的,是浸泡出来的。

别指望速成

有人问:“有没有办法三个月让孩子开口说英语?”答案是没有。语言不是数学题,你不能靠刷题快速提分。它像种树,你每天浇一点水,不催它长,它自己就往上长。

孩子不需要每天学一小时。他只需要每天有十分钟,是沉浸在英语的声音里。哪怕只是洗澡时放一首英文儿歌,睡觉前听一个三分钟的故事。日复一日,耳朵会记住,嘴巴会跟上。

你不需要买昂贵的课程,不需要请外教,不需要报班。你只需要关掉手机,陪他听一回英语,不翻译,不打断,不催促。

等他某天,突然脱口而出一句“Can I have more?”——你不用惊喜,也不用夸奖。你只需要点点头,把食物递过去,说:“Here you go.”

那一刻,语言才真正属于他。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殷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英语
  2. 严教员 清华大学 数学
  3. 辛教员 新疆大学 师范类物理学
  4. 王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5. 张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6. 徐教员 香港的大学 经济学
  7. 周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英语和高级翻译
  8. 陈教员 贵阳学院 汉语言文学
  9. 吴教员 北京大学 药物制剂
  10. 王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