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年初三化学考点梳理—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年初三化学考点梳理—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9-08
年初三化学考点梳理—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⒈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⒉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运动。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⒊分子的内部结构

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14   原子

⒈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⒉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⒊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⒋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考点15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⑴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⑵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⒉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⑵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⒊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考点16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17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考点18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19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前面加系数后只表示几个原子,如2H:表示二个氢原子注意。

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20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金属)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碱、盐)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21  元素周期表简介

⑴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各周期数=电子层数

⑵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考点22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23  离子

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Na+、Al3+、Cl-、S2等

⒋有关离子的小结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通常带负电荷;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任教员 暨南大学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2. 张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3. 仁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本科旅游管理 研究生数字经济
  4. 颜教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5. 武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类
  6. 陈教员 青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陈教员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语文
  8. 周教员 石河子大学 电子信息
  9. 李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关系
  10. 吴教员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