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初三英语基础薄弱?这样学效率翻倍,稳步提分不是梦

初三英语基础薄弱?这样学效率翻倍,稳步提分不是梦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10-11
初三英语基础薄弱?这样学效率翻倍,稳步提分不是梦

初三这一年,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像是一场无声的赛跑。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它不像数学那样靠一道大题拉开差距,也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明确的公式推导路径。英语的提升,更像是在雾中行走——你每天都在努力,但常常看不到明显的进步。

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面对满篇陌生的单词、复杂的语法规则和越来越难的阅读理解题,很容易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挫败感。

但我想告诉你:起点低,不代表终点也低。英语不是天赋的比拼,而是方法和坚持的较量。只要你愿意从现在开始,用对方式一步步走,哪怕走得慢一点,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基础

很多同学一提到“英语基础差”,第一反应是焦虑,接着就想跳过基础,直奔“提分技巧”。比如疯狂刷题、背作文模板、记阅读套路。这些方法不是没用,但如果你连句子都读不懂,单词都认不全,再好的技巧也像建在沙地上的房子,一碰就塌。

真正的突破口,是重新面对基础。

先从音标开始。你可能觉得音标是小学内容,但现实中,很多初三学生连 /θ/ 和 /s/ 都分不清,把 *think* 读成 *sink*,听力自然听不准,口语也张不开嘴。花一周时间系统地过一遍国际音标,配合发音视频或音频反复模仿,你会发现,原本“乱读”的单词突然有了规律。

音标准了,背单词的效率也会提升,因为你不再靠死记字母顺序,而是通过“声音+拼写”双重记忆。

接下来是词汇。不要一上来就背中考考纲3500词。对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这样只会打击信心。建议从最常用的200个高频词入手,比如 *the, be, have, go, like, want, because, but* 等。这些词看似简单,但它们构成了90%以上句子的骨架。

你能读懂 *I want to go because I like it*,就说明你已经能处理一个完整逻辑的句子了。

每天背10个词,配合例句记忆,比如:

- *I have a book.*

- *She is happy.*

- *W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不要只记中文意思,要记住这个词在句子中是怎么用的。等这200个词熟练了,再逐步扩展到500、800,你会发现阅读文章时“卡壳”的地方越来越少。

语法不是背规则,而是理解“语言的逻辑”

说到语法,很多同学立刻想到“主谓宾”“时态”“从句”这些术语,一听就头大。其实,语法的本质是帮助你理解句子结构的工具,而不是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条文。

比如,你看到一句话:

*She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she was sick.*

这句话有两个动词:*didn’t go* 和 *was*。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里用 *was* 而不是 *is*?答案很简单:因为“她生病”这件事发生在过去,和“没去上学”是同一时间背景。这就是“时态一致”的逻辑。

再比如:

*I like apples, but I don’t like oranges.*

这里的 *but* 表示转折。你不需要记住“并列连词连接两个并列句”,你只需要知道:前面说“喜欢苹果”,后面说“不喜欢橙子”,意思相反,所以用 *but*。语言的逻辑本身就藏在日常表达中。

建议从五个最基础的时态开始学:

- 一般现在时:*I play football.*

- 一般过去时:*I played football.*

- 现在进行时:*I am playing football.*

- 一般将来时:*I will play football.*

- 现在完成时:*I have played football.*

每学一个时态,就找5个例句,自己仿写5个。比如学了现在进行时,就写:

*I am eating breakfast.*

*They are watching TV.*

*She is studying for the exam.*

写完后对照课本或老师讲的内容检查。这样学语法,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填空,而是为了让你在读句子时能“看懂结构”,在写句子时能“说得通顺”。

阅读理解:别急着做题,先学会“读文章”

初三的阅读理解题,文章越来越长,题目越来越绕。很多同学一拿到题就赶紧看问题,然后满篇找答案,结果找着找着就迷失了方向。

其实,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是理解主旨和逻辑关系,而不是“找答案”。

建议采用“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快速通读,抓主旨

不要逐字翻译,而是像看故事一样,快速读一遍,问自己:这篇文章在讲什么?是介绍一个人?描述一件事?还是讨论一个观点?比如文章开头说:

*Tom is a 14-year-old boy who loves science. He spends most of his free time doing experiments at home.*

你马上就能知道:这是讲一个喜欢科学的男孩。

第二遍:带着问题,定位信息

看完题目后,回到文章找关键词。比如题目问:*What does Tom do in his free time?* 你就回到文中找 *free time* 相关的句子,答案就在“doing experiments at home”。

第三遍:检查逻辑,排除干扰

有些选项看起来很像原文,但意思被偷换了。比如原文说 *Tom likes science*, 选项说 *Tom is good at science*,这就不是一回事。喜欢不等于擅长。所以读选项时要格外小心,确保意思完全匹配。

每天坚持做一篇阅读,做完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标出来,查字典记在本子上。一个月下来,你会发现很多词反复出现,比如 *important, develop, problem, solution, however, although*。这些就是高频词汇,掌握它们,阅读速度自然提升。

写作:从“写对”到“写好”,一步步来

英语作文是很多同学的“痛点”。一看到题目,脑子里全是中文,翻译出来却成了“Chinglish”——比如 *I very like it*,或者 *Yesterday I went to park, the weather is good*。

其实,写作的提升路径很清晰:先写对,再写好。

什么叫“写对”?就是句子结构正确,时态没错,主谓一致,单词拼写无误。比如你想表达“我昨天去了公园”,正确的句子是:

*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 The weather was nice.*

而不是 *Yesterday I go to park, the weather is good.*

怎么做到“写对”?有两个方法:

第一,背诵短语和句型,而不是整篇范文

与其背整篇作文,不如积累一些实用表达。比如:

- 表示原因:*because, since, as*

- 表示结果:*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 表示转折:*but, however, although*

- 描述天气:*It was sunny/cloudy/warm/cold.*

- 描述活动:*I played basketball,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I did my homework.*

把这些短语分类整理,写作文时直接调用,就像搭积木一样。

第二,写完一定要改

很多同学写完作文就扔一边,从来不检查。建议每写完一篇,做三件事:

1. 检查动词时态是否一致

2. 检查主语和动词是否搭配(如 *He like* → *He likes*)

3. 检查冠词和介词是否正确(如 *go to school*,不是 *go school*)

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忙改,也可以自己对照课本例句对比。改得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

学习习惯: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天做一点”

再好的方法,如果不坚持,都是空谈。很多同学一开始热情高涨,背单词、做阅读、写作文,样样都来,但三天后就放弃了。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每天稳定地做一点。

比如:

- 每天背10个单词 + 复习前一天的

- 每天读一篇短文(100-150词)

- 每周写一篇作文 + 修改

- 每周整理一次语法笔记

不需要一次学很久,但要天天坚持。就像种树,每天浇一点水,树苗慢慢就长高了。如果三天不浇,再猛灌一桶,树也活不了。

还有一个关键习惯:预习和复习结合。

- 课前花5分钟看看明天要学的单词和课文,有个印象

- 课后花10分钟整理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记下来

- 周末花30分钟回顾一周内容,把错题和生词再过一遍

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长期积累,效果惊人。

和老师同学交流,别把自己关在“学习孤岛”

有些同学遇到问题,不好意思问,怕被笑话。其实,老师最喜欢的就是“爱问问题”的学生。你问的问题,可能正是其他同学也想问但不敢问的。

比如你不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大胆去问。老师会用更简单的例子帮你解释,甚至画个时间轴:

- 一般过去时:事情发生在过去,和现在无关

*I went to Beijing last year.* (去年去的,现在不在北京)

- 现在完成时:过去发生的事,对现在有影响

*I have been to Beijing.* (我去过北京,现在可能还在谈那次经历)

有时候,一句话的点拨,就能让你豁然开朗。

和同学交流也有好处。可以组个学习小组,互相听写单词、检查作文、模拟对话。你教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巩固自己的知识。

的话:英语不是“速成”的科目,但每一步都算数

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想“快速提高”英语,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快速”,不是跳过基础走捷径,而是用正确的方法,把每一天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你不需要一天背100个单词,但可以坚持每天背10个;

你不需要一次写三篇作文,但可以每周认真写一篇并修改;

你不需要立刻读懂长篇文章,但可以从短文开始,一步步拉长时间。

英语学习就像爬楼梯,每一级都不高,但只要你不停下,终会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别怕起点低,怕的是你停下脚步。从今天开始,从一个音标、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开始,稳稳地走,你会发现:原来,我也能学好英语。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张教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网络与新媒体
  2. 丛教员 北京印刷学院 视觉艺术与出版设计
  3. 肖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工程
  4. 白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5. 赵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工商管理类
  6. 周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应用统计
  7. 高教员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
  8. 刘教员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9. 杨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法学
  10. 张教员 大连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