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束照进裂缝的光:家教如何帮我孩子找回迷失的自信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8-24】
我曾一直以为,我孩子的失败,就是我的失败。
他的成绩单上的红色数字,他不愿与我交流时紧锁的房门,他眼神中日益黯淡的光彩……所有这些都像一把把钝刀,切割着我作为一个父亲的尊严与信心。我试过一切我能想到的办法: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严厉地斥责、甚至撕掉他不及格的卷子。我把我的焦虑和不甘,化作更高的要求和更紧的逼迫,天真地以为压力能转化为动力。
结果,我们之间的裂缝越来越深,他的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他对我、对学习、甚至对自己,彻底关上了心门。那段时间,我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教育失败”的羞耻中。我承认,我失败了。
走投无路之下,我们几乎是以最后一搏的心态,从易教网请来了李老师做家教。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提高分数,怎样都行。
然而,李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急着打开课本,而是先和我儿子进行了一场长达一小时的、与学习完全无关的聊天。聊游戏,聊篮球,聊他喜欢的动漫人物。我隔着门,第一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听到了儿子房间里传出的笑声。
那一刻我隐隐意识到,这位老师要修补的,远不止是那些错题。
1. 她首先是一个“拆弹专家”
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学习已经变成了一片雷区,每一次关于成绩的对话都都是一种禁忌。不可触碰。而家教李老师的到来,温柔地拆除了这些引信。她接管了“学习”这个敏感话题,让我和儿子之间终于有了喘息的空间,可以重新回归父子的角色,聊点生活,聊点趣事。压力源消失了,家里的氛围首先得到了拯救。
2. 她是一个“宝藏猎人”
在我眼里,儿子身上满是缺点和不足。但在李老师那里,我听到了我从未听过的话。
“小宇其实非常细心,这道题他虽然做错了,但解题步骤写得特别工整。”
“他的想象力很丰富,这个作文构思的角度很独特,只是词汇量暂时没跟上。”
她像在一个堆满废料的房间里,精准地找到了那些被灰尘掩盖的金子,并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举到我儿子面前说:“看,你原来这么棒!”
这种具体而微小的肯定,是我从未给过孩子的。我给的只有“你要更好”,而她给的是“你已经很好”。
3. 她搭建了“小小的成功阶梯”
学校的考试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我的儿子已经在山脚下摔怕了。李老师做的,是在旁边为他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可以一步步登上去的阶梯。
她不会用难题打击他,而是专门找那些“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题目。每做对一道,就是一种及时的、正向的反馈。我亲眼看着儿子在她面前,从“我不敢尝试”到“让我试试”,再到“老师你看我做得对不对”。自信,原来就藏在这“试一试”和“做对了”的瞬间里。 这些微小的成功体验,累积成了他再次向上攀登的勇气。
4. 她是我们父子的“翻译官”
最重要的是,李老师成为了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她会告诉我:“小宇爸爸,他其实很在乎你的认可,但你太凶了,他怕你。”她也会告诉我儿子:“你爸爸的方式是错了,但他的焦虑是因为他太爱你,怕你未来吃苦。”
她翻译了我的爱,也翻译了儿子的恐惧。我们之间僵持的对立,开始慢慢融解。
如今,儿子的成绩当然有提升,但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他眼里重新亮起的光,他开始愿意和我分享学校的事,甚至敢拿自己这次考试的小失误跟我开玩笑了。
回首这段经历,我幡然醒悟:我之前的失败,在于我只关心“学习”这个结果,却彻底忽视了“学习者”我的儿子。我打压了他的自信,却指望他能有力量去克服困难。
而家教李老师成功的根本,在于她的一切动作都先于“教学”,始于“育人”。她修复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当一个孩子重拾了这份对自我的信念,成绩的提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罢了。
对于和我曾有同样困惑的家长,我想说:有时候,专业的爱,恰恰需要一份“外人”的冷静与温柔。那不是我们家长的失败,那是我们为了孩子,所能做的最明智的求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孙教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电子信息
- 李教员 北京大学 空间科学与技术
- 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英语
- 商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
- 王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段教员 中南大学 冶金工程
- 文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汉语言文学
- 库教员 清华大学 新能源研究
- 孙教员 中国人民大学 会计学
- 肖教员 北京语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