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新学期正确表扬孩子的八种方法

新学期正确表扬孩子的八种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7-05
新学期正确表扬孩子的八种方法

科学表扬指南:八种有效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表扬是激发孩子积极性、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工具。然而,许多家长仍习惯用“真棒”“太聪明”等笼统的夸奖,这种“判断式表扬”虽能短暂满足孩子,却可能削弱其内在动力。研究表明,科学的表扬方式能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提升自我激励能力。

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案例,系统梳理八种高效表扬方法,助家长走出表扬误区。

一、具体化表扬:聚焦行为细节

核心原理:

心理学中的“具体反馈效应”表明,当表扬与具体行为或成果关联时,孩子能更清晰地理解自身优势,从而重复积极行为。笼统的夸奖容易让孩子感到模糊,难以形成明确的行动方向。

实践方法:

- 描述具体行为:避免“干得好”,转而指出行为细节,如:“你主动整理了书包,书本摆放得很整齐!”

- 强调过程而非结果:若孩子考试进步,可说:“这周你每天复习了30分钟错题,进步很大!”

案例:

当孩子帮妈妈搬东西时,与其说“你真棒”,不如说:“你搬了三次重物,中途没有喊累,真能坚持!”这种描述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努力被看见。

二、强调努力的表扬:培养成长型思维

核心原理: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成长型思维”理论指出,表扬努力而非天赋,能让孩子相信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长期来看,这种表扬能降低畏难情绪,增强抗挫折能力。

实践方法:

- 关注过程中的坚持:如:“你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但这次终于搭好了积木,真了不起!”

- 肯定策略调整:当孩子改进方法解决问题时,可说:“你发现用橡皮泥粘合更稳固,这主意真棒!”

误区警示:

避免“你天生聪明”等夸奖,这类表扬可能让孩子害怕失败,因他们担心“表现不佳会暴露自己不够聪明”。

三、以“你”开头的表扬:强化自我认同

核心原理:

语言学研究表明,以“你”为主语的句子能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例如,“你主动分享玩具”比“你做得好”更能让孩子将行为与自我价值联系起来。

实践方法:

- 直接关联行为与品格:如:“你耐心教妹妹拼图,说明你很善良!”

- 避免比较式表扬:拒绝“你比小明有礼貌”,转而聚焦自身进步:“今天你主动问老师问题,比上周勇敢多了!”

四、强调效果的表扬:连接行为与影响

核心原理:

社会心理学中的“共情反馈”理论强调,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时,会更愿意重复该行为。

实践方法:

- 描述他人感受:如孩子分享玩具时,可说:“果果现在笑得更开心了,因为他能和你一起玩卡车!”

- 引导孩子反思:“你帮奶奶提菜篮子,奶奶走路是不是轻松多了?”

五、有预期的表扬:明确行为价值

核心原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清晰的预期能强化目标行为。通过表扬具体行为与目标的关联,孩子能更快理解“正确做法”。

实践方法:

- 关联行为与结果:“你听到我叫你后立刻放下玩具,这样我们能准时出门了!”

- 提前设定目标:如:“如果你每天练习10分钟钢琴,周末就能完整演奏曲子了!”

六、不添加主观判断的表扬:客观描述事实

核心原理:

认知心理学指出,主观评价(如“我喜欢”)可能让孩子依赖他人认可,而客观描述则引导其关注自身感受。

实践方法:

- 用观察代替评价:“你画的鸟有不同颜色的羽毛,看起来很生动。”

- 避免“好”“棒”等模糊词,转而描述细节:“你给小树画了波浪形的叶子,很有创意!”

七、问句式表扬:激发深度思考

核心原理: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表明,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反思,能促进其自我评价能力。这种表扬方式比直接称赞更具启发性。

实践方法:

- 提问行为细节:“你觉得这座塔为什么比上次更稳固?”

- 探索情感体验:“当你帮助同学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八、减少判断式表扬:从“外驱”到“内驱”

核心原理:

教育学家阿德勒指出,过度依赖外在表扬会削弱内在动机。逐步减少“真棒”类表扬,转而用具体反馈,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激励机制。

实践方法:

- 逐步过渡:初期用“你坚持完成了作业”替代“你真棒”,后期可仅用点头或微笑肯定。

- 鼓励自我评价:“你觉得这次数学考试哪里做得最满意?”

科学表扬的核心在于“具体、过程、成长”。家长需以观察者的视角捕捉孩子行为细节,用语言搭建其自我肯定的阶梯。长期坚持,孩子将学会独立思考、持续进步,并形成受益终身的积极心态。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谭教员 中南大学 结构工程
  2. 唐教员 中国音乐学院 二胡
  3. 王教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资源与环境
  4. 王教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碳储科学与工程
  5. 陈教员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
  6. 乔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
  7. 周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是第二学位)
  8. 马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经济
  9. 杨教员 华南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类
  10. 陆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