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5-06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是潜在的问题,不易被发觉,但是问题的不断积累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严重者会造成孩子自杀,因此心理健康很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从哪方面入手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对“健康”的认识

早在代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全人类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的状态。然而事实上如今的孩子是否都健康了呢?

从各种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不断增加,家长们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然而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有一个健全的躯体,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心理,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适应社会。

2、正确地评价

①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他们常常支配孩子,指责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因此,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度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使孩子产生人格上的扭曲。

如“天才儿童”窦蔻,7岁就能写出长篇小说,但他的性格已有点扭曲,对谁都严加防范,不信任。记者采访时提问他,他不正面回答,却总是反问记者。小小年纪,自视高人一筹,没法跟别的孩子一起玩。

过早出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很浮躁,会莫名其妙地傲视周围的一切,藐视、防范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最后可能变成“小时了了,大时平平”的悲剧人物。因此,家长对孩子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②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既有令人兴奋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败。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只会骂骂咧咧,随便地将“蠢猪”“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帽子强戴在孩子的头上。

殊不知,这样做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些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威特……”

失败总有其原因,或是主观上的不努力,或是客观上存在问题,家长应帮助孩子细细分析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教育引导。并且,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

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尽快使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

二、创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二、创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1、舒适的物质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生活的基本固定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长应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不同,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协调是可以注意到的。

居室的布置最好能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最基本的就是能够把居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给人一种整洁、舒适的感觉。其次就是布置得体,比如墙壁上可以悬挂字画,或是名人的,或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还可以挂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

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的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使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宁静、舒适、温暖,有文化气息的家庭中。而现在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的布置,不讲究卫生,家中布置杂乱无章,污垢随处可见;

还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布置有条不紊,但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做,使孩子的行动受约束。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如今,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一般不是那么困难;可要创造出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了。和睦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情况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

而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少年犯中有40%的孩子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可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和睦的家庭心理氛围;

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使孩子能够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有文化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确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大量调查研究已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尊重孩子

许多家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孩子“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小不,懂什么感情。其实,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

而在发现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并且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和平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②平等对待孩子

有些家庭以家长为核心,认为家长就是权威,这类家庭笼罩着权利与强制,孩子都得听家长的,家庭情感处于霸道与无理之中。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调查情况也表明,一些容易冲动的孩子古怪多变的性情与父母经常发脾气有直接关系。

所以当父母自己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对孩子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③加强与孩子沟通

开放就是要坚持说心理话。家庭成员之间应用习惯的方式,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许多人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与他们开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

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父母有一天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啦?”的情况。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把...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总之,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培养社会健康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今日话题第30期签到】我们中小学教育换着花样玩有色? 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到测智商,花样层出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尹教员 湖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技术
  2. 刘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
  3. 刘教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王教员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
  5. 王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工程
  6. 杨教员 重庆工商大学 物联网工程
  7. 胡教员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8. 杨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工程
  9. 罗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10. 方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