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开篇即高潮:七种作文开头技巧

开篇即高潮:七种作文开头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6-15
开篇即高潮:七种作文开头技巧

作文开头,就像一场演出的序幕,它不仅决定着观众是否愿意继续欣赏,更是整篇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开头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的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开头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几种常见的作文开头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来加深理解。

1. 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这是一种最直接、最干脆的开头方式。它要求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内容和盘托出,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这种方式简洁明快,非常适合那些需要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文章。比如:

示例:《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这段开头简洁有力,寥寥几语就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人物(同学们)和事件(课间活动)交代清楚,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非凡的课间场景之中。

2. 提示中心法

提示中心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开头明确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做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大致走向。比如:

示例:《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样的开头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主题——集体生活的温暖,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两年前所经历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3. 描写引入法

描写引入法是一种通过描写人物或景物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方法。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或周围环境的细致刻画,可以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例如:

示例:《秋日的校园》

“秋天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校园里,树叶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群群学生穿着各式各样的校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走进教学楼……”

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日校园的独特魅力。

4. 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法是在文章开头故意留下一些未解之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迫切想要知道后续发展。比如:

示例:《智斗奸商》

“放暑假的第二天早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就看到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不禁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围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5. 对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事物或者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来突出主题。这种方式能够让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

示例:《时光的印记》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十年后,它已经成为繁华的城市中心。变化之大,令人感慨万千。”

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力量以及城市变迁的壮观景象。

6. 回忆联想法

回忆联想法是通过某个人、事、景、物等引发回忆或联想,从而引出文章的主题。这种方式能够营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

示例:《老照片的故事》

“每当翻开相册,看到那张泛黄的老照片,我的思绪总会被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夏天……”

这样开头既温馨又富有诗意,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回忆的氛围中。

7. 对话开头法

对话开头法是以人物之间的对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这种方式生动活泼,能够快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必须紧扣主题,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

示例:《第一次登台》

“‘你准备好了吗?’老师关切地问道。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准备好了!’”

这样的对话不仅展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

以上七种开头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需求灵活运用。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整篇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甄教员 北京交通大学 软件工程专业
  2. 杨教员 清华大学 数理基础科学
  3. 刘教员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
  4. 陈教员 北京电影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
  5. 毕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6. 熊教员 四川工商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7. 尚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8. 张教员 昆明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
  9. 银教员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网络与新媒体
  10. 陈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能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