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安抚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

安抚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0-18
安抚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

当孩子明显得表现出这些消极情绪时,父母最常处理的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其实安抚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了他内心的痛苦或者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他才会接受你的安抚。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些不如意,成人未尝不是如此。此刻最需要的是有人能理解,有人能倾听,有人能给予情感的接纳和支持,而不是太快、太早地提供意见,也不是说一些空洞的,没有实际内容的安慰话。

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再来安抚出现负面情绪的孩子,你可能会觉得没那么困难了。

一、提供发泄的渠道

没有哪个父母喜欢孩子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不许哭了!”“哭够了没有?” 其实一个人能在适当的情况下流出眼泪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是无可厚非的。

当孩子痛哭不已的时候,只要父母简单地用慈爱的声调说:“你的眼眶很红啊!”或“你要哭一场,舒服点吗?”孩子的眼泪可能立刻就夺眶而出。哭过之后,也许你也不用细究因由,孩子的心灵已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而且与父母的关更加亲密起来。

有些父母看见孩子闹情绪,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好表示他对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父母并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尽管容让孩子有些时间发发脾气,在他的脾气安静下来,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偶然发一两次脾气,哭一场是对精神健康有益的。

二、提供安静的机会

有些时候,孩子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那种小心思也是很微妙的。

当孩子表现地异常平静时,善解人意的父母,可能从孩子的一声不响中嗅觉到空气中的沉闷气息。平静的内里,可能是惊涛骇浪。

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面对闷闷不乐的孩子,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用当下去问个究竟,应该让孩子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去问他,他不向你倾诉才怪呢!这比起你在他还未准备好的时候去问他,不是事半功倍吗?

三、提供实际的帮助

孩子会经常有挫折感,因为他们的能力总是有限,而想要尝试的事情又太多。探索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体验就不好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因为总做不好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有天下起了小雨,我看到路上有母女俩在争执。小女孩也有三岁左右的样子,非要自己打伞,却怎么也打不好,那把伞对于她来说,还是比较沉的。伞东倒西歪,雨却越下越大,妈妈能不急嘛。

开始,妈妈坚决要把伞夺过来,小女孩当然不干,拼命地叫:“我要自己打!我要自己打!”

“你打不好,一会儿就都淋湿了!”

“我打得好!”小女孩还是嘴硬,努力地想把伞打好,证明给妈妈看,可越使劲,伞越是不听话。她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软下来:“来,妈妈给你打着。”

小女孩的理由也很充分:“你太高了!我打不着!”

妈妈可能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么有理的话。她停了一会儿,对女儿说:“你握到中间试一试。”小女孩将信将疑地试了试,妈妈在一旁帮助她,果然,伞稳当了许多。小女孩不哭了。

有时孩子遇到挫折,情绪十分低落。父母千万别说:“真没用,动不动就流泪。”也不要说什么“做不好就不做了”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当时所受的挫折毫无帮助,反而会加重挫折感。因为连父母都不同情和理解他。

提供适时恰当的帮助是最实用的,如果孩子拒绝你的帮助也没关系,那说明他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提供聆听的耳朵

很多父母都会感到孩子一件小事重复多次来述说不好。其实父母应珍惜这一些聆听的机会,不妨先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与孩子分享他的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

我们若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聆听态度,这包括诚恳、开放、接纳、热情和非批判性的心境。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这些态度,才会乐意向我们表达心声。然后用我们的眼神、表情或手势,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他会继续跟我们说话。

为了更进一步表明我们是非常认真的聆听者,我们还可以说:“让妈妈把你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你看我说的对不对。”“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这样,既可以保证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内心,还会使他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对于孩子因负面情绪而导致的行为,如发脾气、大吵大闹、无休止的哭等,父母可以先安抚一下自己:“孩子虽然难以对付,但生气是没有用的,我可以用另一种沟通方式试试。”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当你感到自己也生气时,立即停止说话,沉默或离开现场。待冷静一会儿后,才回来跟孩子讨论先前他所做的事。尽量抛掉“生气”这个内在的想法,以愉快、轻松的信念取代它,并肯定这种新的信念能帮助改善亲子关系,对自己、对孩子都有好处。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2. 刘教员 铜陵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孙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
  4. 邵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
  5. 宋教员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术博士
  6. 段教员 成都东软学院 供应链管理
  7. 明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科技
  8. 魏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
  9. 沈教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0. 耿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