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0-09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

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所以,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性侵害以及被父母或教师体罚,等等。但是,孩子们怕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 ”伤害,在他们的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软性的“语言伤害”。

“中国少年孩子平安行动”组委会曾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常遭受“语言伤害”,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要对不良语言的严重后果予以高度关注,不要以为区区几句过头话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气急之下就口不择言地说许多刺激孩子的话,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却浑然不知。要知道这种心灵的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近的朋友”,切不可成为这样的伤害者,让孩子感觉“最亲近我的人伤我最深”,因而疏远、躲避父母。

作为一位母亲和祖母,玛丽丝也面对过这样的尴尬和冲突。

有一次,她和女儿带着6岁的外孙到西班牙度假。在一家商店里,外孙非要买滑板,但妈妈说:“你已经有两个了,不能再买。”

小男孩一下就躺在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

玛丽丝说:“作为一个孩子精神心理专家,我感到十分羞愧,我就走出去了。”

在外面站了一会儿,玛丽丝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进去对外孙说:“我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让人沮丧。不过我有个好主意,你愿意试试吗?”

小男孩觉得外婆理解他,又想尽力帮自己,就停止了尖叫。

玛丽丝说:“你想要滑板,可我和你妈妈都不愿意给你买。父母们可以到别的商店看看,有没有商店愿意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

小男孩高高兴兴拉着外婆的手来到另一家商店,外婆把他介绍给售货员,问是否能满足孩子。售货员说“不,父母们没有。”

两人走了四家商店都碰了钉子,到了第五家,小男孩说:“我不买滑板了,我还是玩家里的那个吧。”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通常情况下,父母们的反应都是‘STOP’,父母们会说‘你不应该尖叫’、‘不许哭’。但是作为一个人,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父母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他们表达。

如果父母们不许孩子表达情感,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我错了,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要么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慢慢地,他们就会习惯把情感藏起来。同时作为父母,父母们也要允许自己有情感体验。父母们不能禁止父母们的情感涌现,只是父母们不要把情感付诸行动。”

怎样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伤害呢?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让父母头疼,而且也是不对的。父母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并不是件难事。下面的建议,不妨作为父母们的参考。

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其次,要多鼓励孩子,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不对孩子说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气急的种种情况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再次,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以提醒、启发来代替指责、训斥。如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孩子有更努力的动机,用“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帮助孩子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等等。

第四,要做好自我调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避免说出诸如:“你怎么越大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之类的话。这些话语都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和心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父母们若要科学地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就该多用“良言”,禁用“恶语”,以免对孩子造成“语言伤害”,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

父母朋友,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杨教员 重庆工商大学 物联网工程
  2. 胡教员 西安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3. 黄老师 尚无职称等级
  4. 杨教员 中国传媒大学 广播电视工程
  5. 罗老师 中学二级教师
  6. 方教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
  7. 邱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8. 卢教员 宁波大学 建筑学
  9. 李老师 大学讲师
  10. 李教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