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成绩差终于知道原因了!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6-26】
清明假期在家,我和两个儿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习讨论。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孩子说看不懂、听不懂,另一类说数学老师特别凶。”这个发现让我深思。
孩子的学习动机受到能力和意愿的双重影响。他们常常难以理解现在辛苦读书与20年后的人生有何直接关系。然而,当下的感受却对他们在课堂上是否能够专心听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哥哥说:“老师通常不会对成绩好的学生很凶。”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成绩可能与教师的授课态度有一定的关联。
我问:“是不是你们学校的老师经常会被学生惹得发脾气呢?”

弟弟回答:“少数同学的上课态度确实不好,有些人在上课时基本没在听课,还有两三个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觉。有意思的是,我看他们每天放学后都去补习或请家教,无效的事情重复做,然后累得上课时无法专心听。”
哥哥补充说:“听不懂的人在上课时心情一定不好,想要保持愉快就只好发呆了!”
弟弟接着说:“一发呆就更加听不懂了、学不会了,所以他们只好继续补习......”
听到这两个孩子如此冷静地分析同学们在上课时的身心状态,我深有感慨。家长和老师们真应该听听孩子的心声:不是坐得越久成绩就越好啊!学习更有效率一点儿不好吗?

对于一个自控能力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要在课堂上高度集中精神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睡眠、饮食、运动这三项缺一不可。如果学生的体力耐力和基础认知能力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一旦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提高,他们很可能会很快产生放弃的心态。
看不懂或听不懂数学,与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很大关系。数学逻辑能力并不仅仅要求计算速度快,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语文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几何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孩子对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保持好奇心,学习的机会就会无处不在。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和孩子认真聊天的家长并不多。很多家长下班回家只问孩子作业写好了没有,缺乏其他交流。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可能会越来越少。
家长应该积极培养孩子正向思维的习惯,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讨厌学习的理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成长,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青春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当在这一时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以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搜索教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王教员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张教员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
- 王教员 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
- 张教员 北京大学 生物与医药
- 何教员 西安汽车大学 汽车工程
- 潘教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消防工程
- 马教员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 郭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工程(大一英语专业)
- 徐教员 北方工业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陈教员 北京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