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听懂的语言,寻找适合的聊天话题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4-16】
如何与孩子建立共同语言
听到语言越多,学会的形容词表述的内容也很丰富,从而帮助发展孩子的理解能力。然而,很多父母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会说一些固定的话语,比如“早点回家,不要在路上玩!”、“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要淘气!”、“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话语需求
要陪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话语来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还要给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点点滴滴都有人关心。养成故事书时间的习惯,穿插一些问题来引发孩子的思考。比如,四至六岁的孩子喜欢吹牛,说悄悄话,可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现在和未来的想法。六岁的孩子很有创造力,有自己的心事,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些孩子的秘密,让秘密成为一种游戏,可以互相分享秘密。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问题
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交流。这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反感。父母对于孩子的谈话兴趣点常常茫然不知,但仍然唠唠叨叨地和孩子说个不停。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他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埋在心底,不愿意向父母倾诉,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他们更不愿意向父母求助,害怕父母责骂自己。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隔阂就会增加。
实际上,这是父母思想上的问题。如果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还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心理和情感状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当孩子向父母倾诉一些真实的想法,比如对某位同学的好感、对某个老师的不喜欢等,父母首先应该倾听,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并帮他分析并告诉他应该如何处理。切忌一开始就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就不愿意和父母交谈。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父母一定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解除孩子内心的疑虑。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并把父母看作倾诉的对象。如果父母无法获得孩子的认同,孩子就不愿意和父母交谈。因此,父母需要花时间陪伴孩子,努力寻找共同话题。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看漫画,父母可以一起看,并谈论自己的喜好,从而找到交流的话题。当然,在交谈的过程中不要以训斥孩子的口吻进行,而是要以朋友的口吻,平静地与孩子交谈。比如:“今天我看了一本漫画,是日本的,我最喜欢谁谁谁,他很有侠义感。”年幼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并评论一些角色。这样,孩子的思维也会随着父母的评论而活跃起来,他们会自然地与父母交流。只要交流的话匣子一打开,父母就可以更好地和孩子交谈了。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