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北京家教
当前城市:北京 [切换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50797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010-64436939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家庭教育 > 解密孩子的记忆特点

解密孩子的记忆特点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19
解密孩子的记忆特点

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记忆缺乏目的性

在上学前阶段,儿童的记忆很难服从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他们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只有对形象鲜明的对象、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情才能记住。年幼的儿童很难将记忆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只有在5、6岁的时候才开始有意识的能力发展起来。进入小学后,受教育的影响,儿童的有意识记忆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记忆不精确

儿童记忆的精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年幼的儿童在记忆方面表现出不精确的特点,包括记忆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例如,幼儿听了一个故事,可能只记住其中一个感兴趣的细节,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或者将不同故事的情节混在一起。另外,儿童的记忆也容易受到臆想的影响,导致记忆不精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记得少,忘得快

儿童的记忆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1岁左右的儿童只能记住妈妈、亲人等少数事物,随后才能逐渐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的记忆保持时间很短暂,例如与亲人分开一个月后再相见,可能已经不认识了。幼儿园的孩子在一堂课上可以学会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但很快就会忘记。

记忆方法呆板

相比成人的记忆方式,儿童的记忆方法更加呆板。成人通常通过对事物的理解,找出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屏弃非主要部分,进行有意义的识记。而儿童由于受到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往往只能进行表面的机械识记。例如,成人和儿童同时遇到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成人可能会记住这个人的相貌特征,而儿童可能只会记住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表面特征。然而,学前儿童并不完全没有意义识记的能力,对于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

儿童记忆的发展过程

0-2岁:感性记忆的建立

0-2岁的儿童主要依靠感官来建立记忆。他们对于形象鲜明、引起兴趣的事物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例如,婴儿可以通过妈妈的声音和面孔来识别妈妈。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缺乏目的性。

3-6岁:意识记忆的发展

3-6岁的儿童开始发展意识记忆。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记住一些事物,并且可以运用简单的记忆方法,如重复大人说的话来记住某件事情。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于形象鲜明、引起兴趣的事物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但对于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的记忆仍然较为困难。

7-12岁: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7-12岁的儿童进入小学后,在教育的影响下,记忆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他们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记住更多的事物,并且可以运用更复杂的记忆方法。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记忆范围和记忆保持的时间也逐渐扩大和延长。

13岁及以上:抽象思维的发展

13岁及以上的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和抽象事物,并且能够运用更高级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忆效果。

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

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

为了培养儿童的记忆能力,教育者应该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应该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相关,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例如,通过故事、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教授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记住学习内容。

运用多种记忆方法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来帮助儿童提高记忆能力。例如,可以通过重复、联想、编码等方法来帮助儿童记忆。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避免给儿童过高的记忆要求。

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注意力和集中力是记忆的重要前提,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来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提供适当的复习和巩固

复习和巩固对于记忆的巩固和加深理解非常重要。教育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复习和巩固活动,帮助儿童巩固已学知识,并且及时发现和纠正记忆错误。

培养儿童的思维

延伸阅读
搜索教员
-更多-

最新教员

  1. 阮教员 重庆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 AN教员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 - 艺术历史
  3. 姚教员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教育师范
  4. 刘教员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5. 向教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 基础日语
  6. 刘教员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
  7. 刘教员 铜陵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孙教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
  9. 邵教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精算
  10. 宋教员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