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家长过度溺爱导致的孩子偷窃行为问题。文章指出,部分孩子因家长的溺爱走向“家贼”边缘,特别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分析了孩子心智不成熟、家长无原则慷慨等原因导致孩子形成偷窃行为的心理机制。对此,专家提出纠正之道,包括实施多维度
2025-07-05

家长溺爱孩子的九种表现及其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这些溺爱行为包括特殊待遇、过分注意、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和当面袒护。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孩子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心、懒惰、胆小无能等性格缺陷,甚至影响家庭和睦。家
2024-11-25

孩子心理健康的两大敌人:溺爱和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溺爱导致孩子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出现恐惧症等症状;过于严厉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症、焦虑等精神疾病。家长需要平衡教育,既要适当批评和引导,又要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
2024-09-08

孩子性格扭曲的溺爱方式,包括特殊照顾、过分注意、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大惊小怪和剥夺独立等十种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孩子自私、缺乏同情心、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等性格缺陷,建议家长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
2024-09-16

家长溺爱孩子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包括胸无大志、安于享受、不求进取,任性、自私、脾气暴躁,怯懦、娇气、不能吃苦,胆小怕事以及懒情、依赖、独立性差等。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家长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形成的不良影响,强调家长应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掌握科
2024-08-31

父母过度妥协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更任性。文章指出,孩子会通过试探和哭闹来试探妈妈的拒绝极限,如果妈妈屈服,孩子的任性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为了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需要学会坚决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订立私下协议,严肃处理孩子违反协议的情况。同时指出,
2024-11-13

父母溺爱的十种典型形式,包括特殊待遇、过分注意、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和包办代替等。这些溺爱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自私、浪费和不负责任的性格。文章旨在帮助父母认清溺爱的危害,学会理智地表达爱。
2024-09-03

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及其表现。溺爱孩子等同于失去理智的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文章列举了四种溺爱的表现:特殊待遇、过分注意、轻易满足和生活懒散,以及祈求央告和包办代替。这些行为会养成孩子自私、浪费、缺乏责任心等坏习惯,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成长。
2024-08-31

家庭教育中家长溺爱孩子的几种表现。包括孩子被视为特殊,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导致孩子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家长过分关注孩子,使其自视为中心;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生活懒散,缺乏规律,影响孩子的上进心和好奇心;家长祈求央告孩
2024-10-29

父母溺爱孩子可能带来的十种严重后果。包括过分保护导致孩子胆小无能、性格扭曲;家庭成员间袒护导致孩子缺乏是非观念,性格扭曲和家庭矛盾;特殊待遇导致孩子自私、缺乏同情心;过分关注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分散;生活懒散可能导致孩子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轻易
2024-08-30

如何避免把爱孩子变成惯孩子。作者认为,慈母的形象是充满温暖和爱意的,但这种爱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并且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文章提出,父母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保护孩子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好习惯。通过这些
2024-06-11

孩子在家庭中常常受到特殊待遇,这导致他们自私、缺乏同情心。他们被过分关注,注意力分散,无法专注和安静。父母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使他们变得不珍惜物品,浪费金钱,并且对他人不体贴。孩子的生活没有规律,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父母常常使用央求来控制孩子,导致孩
2024-04-17

溺爱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正常发育的孩子在1岁左右会喊爸爸、妈妈,1岁半时能讲一些简短句子。如果孩子在2岁左右还不会讲话,或者只会讲几个字,就可以认为讲话能力发育迟缓了。讲话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为达到某种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手段。一些家
2025-02-24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溺爱表现在特殊待遇、过分注意、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大惊小怪、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和当面袒护等方面。溺爱会导致孩子自私、缺乏同情心、缺乏责任心、缺乏上进心、胆小无能、缺乏自制力等性格问题。
2024-05-04

过分保护式与过分干涉式的教养方式会束缚孩子的智力与个性发展,影响创新心理素质。严厉惩罚式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懦弱、依赖性强或粗暴、野蛮。温暖、理解、民主式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有关,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对提高孩子心理健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