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记住这个“黄金法则”,可省不少力气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记住这个“黄金法则”,可省不少力气

更新时间:2025-04-26

孩子的习惯养成:从暗示到惯常行为的改变

鹏鹏的不良习惯引起了家长的担忧

朋友的儿子鹏鹏上一年级了,一学期结束快把她急哭了,不仅学习跟不上,老师三天两头在家长群里提醒她:鹏鹏在学校又犯错了!有时候朋友还要被班主任请到学校去当面批评。

细问之下得知,鹏鹏在学校里简直是小朋友中的另类,其他小朋友都很听老师的话,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很多行为习惯都已经有所规范。只有鹏鹏,老师说老师的,他做他自己的:上课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不举手张口就来;想上厕所也不打个报告,当着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就径自走出教室;已经一年级的学生了,每天还要自己带着小玩具来学校玩等等一系列违反学校老师规定的事情。面对老师的批评,鹏鹏从不放在心上,更别说加以改正了。

习惯的重要性

这一切的起因,让我想起了朋友从她儿子小时候就奉行的“放养式”教育。因为朋友的成长之路被父母约束得过多,童年让她觉得很压抑,她不想要儿子跟她一样,就采取了随意而为的“政策”,对儿子不多加干涉,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并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的习惯。

在家倒是无妨,但一旦从家里走出去,没有好习惯是寸步难行的,面对校园生活、学习,没有尽早培养好习惯的孩子是很难融入集体,学习跟不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等同于机械的行为动作

父母不需要给孩子先制定出“习惯”的框框条条,然后强制孩子去执行,当孩子凡事都听从于一个成天规范他的教条,会疲于应付,习惯性服从到最后往往会成为孩子将来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并且,这样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不爱动脑筋了。

改变孩子的习惯需要注意的事项

家长在改掉孩子坏习惯之前,要先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一行为,也就是思考行为背后的暗示,了解为什么养成这一习惯,到底其中的暗示和奖赏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提供同等的暗示和奖赏,以改变孩子原来的惯常行为。

因为习惯不可能彻底清除,只能去改变发生的形式,所以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个“黄金法则”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

找到不良习惯背后的暗示

如果想要孩子改变一些不良习惯,首先要了解到孩子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比如想要孩子改掉喜欢打游戏的坏习惯,就要先了解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习惯回路:其暗示是游戏的感官刺激大,比其他事情容易引起注意和兴趣。

那么家长要知道的是,孩子喜欢的是打游戏带来的轻松感和成就感,而不是玩游戏本身,那么可以找到其他同样有感官刺激大的事情来替换这一习惯。

获得奖赏

同样从上个例子来说,从打游戏这一行为中获得的奖励也许是感觉放松,又或者是成就感,家长要找到另一个行为来替代不良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这个替代行为是否获得相同的奖赏,带给孩子的渴望是不是同样让大脑出现潜意识的渴求。

改变惯常行为

孩子在对抗坏习惯时常常会反复,这不是孩子的自制力的问题,也许就是家长没有意识到习惯背后的运作机制,出现不良习惯时一定不要强制干涉,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另一件能给大脑带来渴求、获得奖赏的事情来替换惯常行为。

因此,家长要知道的是,如果在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所有的惯常行为都是可以改变的。

总结

改变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注意习惯的暗示、获得奖赏和惯常行为。家长要了解孩子习惯背后的原因,找到同样具有暗示和奖赏的替代行为,并耐心引导孩子逐渐改变惯常行为。通过理解习惯的形成规律和运作机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

今日话题: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不容易,家长们还有什么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
  1. 不当教育:父母如何无意间培养孩子的不良习惯
  2. 父母需尤为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3.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父母的行为影响
  4. 结果是一时的,习惯是一辈子的!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5.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别让孩子输在见识少上!
  6. 如何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最新文章
  1. 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的翅膀
  2. 让数学不再“冷冰冰”:从标题开始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
  3. 初三孩子情绪低落?别急,先做这三件事
  4.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最实用的5个理解技巧
  5. 文综/理综最实用快速提分法,35天逆袭必备!
  6. 孩子不会算圆锥体积?一个水桶和一个漏斗,就能讲明白
  7. 哈尔滨初中数学怎么教?实操指南给家长和老师
  8. 微课不是万能药,但能帮孩子啃下硬骨头
  9. 语文教学经验总结范文篇
  10. 孩子迷路了?别急,教他看懂路线图比背课文更管用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