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8
很多厌学的二年级孩子,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家长要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多对二年级孩子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
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家长们应该多表扬孩子一些,多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在平时的激励中,帮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唤起他们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经常鼓励引导,让孩子将学习与快乐、自信产生连接。最后,家长要用心去观察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挖掘他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在此基础上,和他一起选择、制定目标,此时,再用目标导向去激励他,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
看看是不是二年级孩子学习基础不好,考试成绩拖累了班级整体成绩,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不满。甚至严厉批评导致孩子不愿上学,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要跟老师加强沟通,让老师多点时间给孩子进步,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从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等方面入手,训练二年级孩子的上课注意力,因为上课必须使得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高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听课注意力。
自信往往通过多肯定、多鼓励来达到。多一些正面暗示,尽量避免负面暗示,例如家长说“我们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孩子总是不专心”等,都非常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家长要陪伴孩子尽快适应校园的学习。有家长的陪伴与鼓励,孩子会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家长也会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要与孩子一起解决,不要把问题积累导致孩子厌学。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一定要负起责任来,一定要抽出时间培养二年级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家长必须长时间的进行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