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延迟满足,作为父母你做错了吗

延迟满足,作为父母你做错了吗

更新时间:2021-11-29

   许多孩子期待着长大。没有被驯化的人类幼崽,抱着毫不隐藏的欲望向这个世界伸出双手,说:“我想要这个!我现在就要! ”。不满足就开始哭。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开始担心,如果妥协的话,今后孩子就会无法无天,没法管理。

这时,“延迟满足”的四个大字突然诞生了。

虽然被认为是锻炼这个孩子自我控制力的“法宝”,但是你真的会用吗?

一、“延迟满足”和“棉花糖”实验

说到“延迟满足”,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外有名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如下

所有孩子面前都有棉花糖,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吃到前面准备的棉花糖,但是没有奖励。如果研究员回去后再吃,就加一个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等不及了,就按铃让研究员回去,再吃糖,但是没有奖励。

实验结束的18年后,研究跟踪显示,擅长等待的孩子们,学习成绩很好,将来的职业发展很容易成功。

基于在这样的等待中展现出的自我控制能力,实验提出了“延迟满足”。

结果,许多人认为,当孩子有需求时,应该适当地“延迟满足”,让孩子有控制力和远见。

然后,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个实验也总结成了一句话。 那就是—成功来自于控制力。

这句话长期以来与“哭声免疫”、“延迟满足”一起,用于训练许多孩子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力的家庭教育。

例如:

几个月的孩子被训练自己睡觉,哭也不抱,不哭才抱。

孩子喜欢的玩具,不能马上给他买。

孩子哭了不能马上抱着。 首先要一个人呆着,要冷静下来。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个众所周知的棉花糖实验,是经过简化后,媒体宣传,不断变形后,被曲解的版本。

真正的“棉花糖实验”有很多实验,分为很多阶段,比传播的版本复杂得多。

从三个实验开始,谈谈“延迟满足”的误解和真相吧。

二、“延迟满足”的误解与真相

延迟满足能力真的与未来有关吗?

棉花糖实验教授结束后,一个朋友找到了他,他说:“我的孩子总是拒绝等更多的饼干。 他没有能力延迟满足。 他问:“将来怎么办呢?”

教授说:“孩子几岁了? ”

“4岁”

“啊,那没关系。 ”

为什么呢?

研究表明,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一般只能等待30秒。

4岁的孩子等不了,并不意味着“未来将终结”。孩子怎么才能有延迟满足能力?

来源于天性吗? 出于对奖品的渴望? 来自大人的奖惩?

哪一个都不是!

有很多棉花糖实验的变形实验:

研究人员只教孩子基本的设置,等着有时会有奖励。

他们有时会对孩子说,等的时候,房间里有很多玩具,所以可以去玩。

他们有时会告诉孩子,等待的时候可以想些有趣的事情。

的差距很明显,没有得到任何建议的孩子只等了30秒。

玩玩具的孩子平均要等8分钟; 想着有趣的事情的孩子们平均要等12分钟。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有必要教他们等待的战略,而不是冷眼旁观。 这是关键。

将延迟满足的控制权交给孩子

在各项实验开始之前,研究人员会给孩子看很多奖品,然后问孩子最喜欢哪个,可以作为实验时的奖品。

这和现在推荐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 前者、奖品是什么、等与否、等多久,都由孩子决定。

后者,奖品是什么,什么好,什么坏,所有的标准都由大人决定。

前者能提高孩子的“自主感”,而后者剥夺“自主感”,把监护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美其名曰“延迟满足”。

父母认为哭是不好的。 所以孩子一哭,父母就不抱不哄。

变相的“延迟满足教育法”,是家长利用强势地位“欺负”孩子的一种做法,体现出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

三、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这样做就行了

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机会

在3岁之前的孩子生活中,如果有足够的机会学习自主性,感情能够合理且充分的应对,自我管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情感的及时应对和满足才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 自我控制能力只是自己控制自己欲望、感情的能力。

孩子小时候没有控制自己感情的能力。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及时应对,耐心陪伴,有助于学习自我控制,使自己能够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感情。 这些都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人的需求不能百分百满足,孩子也一样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阶段,但在3岁之前,父母试着正面对待孩子,或者即使拒绝孩子的要求也要尊重孩子,这是认识孩子感情,平静自己感情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打下足够的基础,孩子在5岁到6岁之间适当限制不恰当的行为就没那么困难了。如果你认为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人或伤害自己,完全可以让他停止。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哭得很厉害,但这也很正常。 只要在旁边待着心情平静下来就行了。 你不必为此而内疚。

不要故意考验孩子

国外“延迟满足研究”小组将传统的棉花糖实验改为两级:

第一步告诉孩子,等着就能得到“更好的蜡笔”,第二步则沿袭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将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值得信赖的大人”主导,第一步履行了诺言;

另一方面,b组的孩子由“不可靠的大人”主导,即使孩子坚持到最后,也不会得到奖励。

结果,在第2步的实验中,a组孩子迟到后感到满意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结果出乎意料,刻意的训练破坏了孩子对世界的信任,破坏了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守信也是孩子掌握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

只有房子变暖了,才能防止外面的寒冷。

其实,爱是最好的“延迟满足”教育。

相关文章
  1. 青春期孩子骂父母:如何引导叛逆表现
  2. 父母溺爱孩子的表现
  3.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四大表现
  4. 孩子缺乏父母关爱的四种表现
  5. 有这些表现的父母迟早会毁了孩子
  6. 家长必读:孩子不良表现源于父母的五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