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 最好方式是家长也别玩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 最好方式是家长也别玩

更新时间:2017-10-18

 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不少孩子很小就爱上了玩手机。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青少年手机上瘾也越来越成为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刊文,对三个年龄段孩子手机成瘾问题给出建议。

     

                                                           6岁前:严格限制使用手机

  很多孩子不到6岁就开始玩手机。研究发现,6岁前玩手机有害无益,手机对儿童视力的伤害至少是电视的2倍。

  家长应给孩子多安排一些不涉及屏幕的活动,多参加户外运动。这个阶段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家长应树立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6~12岁:商量使用规则


  有些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给孩子买手机。这意味着,家长的角色从“日常管控者”变为“定期顾问”。瑟曼正考虑给儿子买个手机,但很担心,说:“手机犹如潘多拉盒子,但是不给孩子买又不切实际。”

  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也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开始阶段。如果一定要给孩子配手机,家长要注意监控和管理孩子在家庭之外使用手机的情况。在家里,家长应与孩子商量使用手机的规则,越具体越好。比如,吃饭不玩手机,作业没做完不玩手机,到任何地方都必须给父母发条短信报平安。

  美国教育专家苏珊·波普克表示,如果家长担心孩子通过手机访问“不恰当”网络内容,不妨采取主动措施过滤上网内容。而且,要注意观察和管理孩子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个阶段,手机已经不再是良好行为的“奖赏”,而是帮助孩子塑造成熟人格的一种工具。


  12~18岁: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步入初高中阶段,也正是他们加深和扩大社交圈(线上和线下)的关键时期。因此,手机使用方面的挑战最大。到12岁时,大多数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还没有手机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曼妮的女儿今年14岁,刚上高中,12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曼妮认为,中学阶段是孩子融入社会圈子的关键时期,孩子也越来越渴望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有点零花钱。家长一定程度上学会放手的同时,要继续保证一些硬性规定。曼妮规定,女儿所有社交媒体活动必须对父母开放,手机电量低于20%时必须停止使用。

  由于青少年喜欢探索规则的边界,这对家长的一些“过滤措施”构成了巨大挑战。另外,玩手机浪费太多时间,而孩子的自制力又十分薄弱。因此,必要时应采取强制措施,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直接拿走手机可能不合适。孩子越大,越应多沟通和理解。粗暴干预,适得其反。

  老玩手机脑子老得快

  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危害也不容小觑。近日英国一位神经科专家警告,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人变傻。

  英国牛津大学林肯学院研究员格林菲尔德说,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当今一代人越来越不需要独立解决问题和积累知识。苏珊·格林菲尔德解释说:“人们无需关注细节,记住别人名字和会面时间已不再重要,因为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点击按钮就行。不过,大脑功能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如果长期缺乏锻炼,大脑的记忆功能可能会受到削弱。”

  格林菲尔德指出,把时间花在屏幕世界里,就会挤占现实世界中学习、游玩和社交活动的时间。格林菲尔德还对人们的思考和思维方式越来越依靠智能手机提出批评。她指出依靠技术获取信息看似无害,却会深刻影响人们日常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认知。


相关文章
  1. 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是利是弊,家长该如何应对?
  2. 孩子偷带手机去学校,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3. 家长孩子都玩手机作文
  4. 孩子玩手机家长该怎么管理
  5.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6. 孩子使用大人手机充值游戏需要家长管理并注意的问题
最新文章
  1. 千万不能对孩子说的九句话(四)
  2. 小学生学习方法:课文背诵“六法”
  3. 暑假假期检查孩子作业方法
  4.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认真做笔记的学习习惯?
  5. 孩子做作业慢的10大原因
  6. 孩子交通事故有“易发时段“
  7.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重视错题
  8. ,老师最想对家长说的6句话
  9.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与实施
  10. 中考作文”梦想类“话题热点预测与素材速用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