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建模风雨路

建模风雨路

更新时间:2014-04-16 马教员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建模路上就充满了风雨,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第一次约会

  刚开始接触数学建模是在宿舍楼下的小黑板上的一行字“参加数学建模的同学请晚上6:00到四教106上课”。恰好当天晚上我没课,怀着对数学建模的疑惑我来到了四教,四教很静。我挨着教室找。106里面有人,当时我大一,有点害羞,在门口不敢进。大约在门口晃来晃去三分钟,我偷偷从窗户往里看,一位面目和善,身穿白色衬衣的老师带着一对很厚的眼镜片也正从窗户口里看着我,我没跑开,觉得应该进去了。推开门,问:“是数学建模吗?”老师笑着说:“是啊!你是计算的还是数学的?”我一顿:“我是物理的.”在座的同学笑了,老师也笑了让我坐下。我怀着不理解的心情坐下了。(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所有的同学都是数学和计算的,一直很少有物理系的同学参加。)老师看了看表,用商量的口吻(这种说话的语气在我建模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说:“咱还等吗?讲几个题吧!”这堂课老师讲了好多我小时候玩的许多数学谜题,例如人狼羊菜过河,商品定价,桌子放正等有趣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建立很简单的数学模型就把内部的深刻道理讲得清楚明白。在这一堂课上我感受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也品尝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从那时开始,我就被数学建模深深地折服。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建模如此多娇,引无数学子竞折腰”。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约会。从此我对她一见钟情,以后的约会我都如期而至,而且乐此不疲。                              

热恋

    一学期下来,收获不小。我看到了数学建模的魅力,很多棘手的问题在数学建模中非常漂亮的解决了。很可惜,当时我还小,知识还有限,当年没能参加。不过这丝毫没有减损我对数学建模的爱慕,反而愈演愈烈了。大二刚开始我就报了许老师开的“数学建模”课,许老师生动的语言和建模本身的魅力,让我一直坚持听下去,尽管有些内容在上学期听过,但我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我已经不满足于约会了,我买了一本建模方面的书。一读,真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关牛顿万有引力的模型让我顿悟到:原来物理我的老本行就是在数学建模啊!同时我也了解到,数学建模在各门学科中都很有用处,不光是数学,物理而且还有经济,人口,医学,气候等等方面,十分广泛。

  这一学期就在如痴如醉中度过了,很快!

小试牛刀

   大二下学期了,我们这一批大二的也成为了今年的主力军,我积极的参加讨论,而且还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过许老师在我一次“侃侃而谈”之后问了一句:“你调试了么?”我憋了半天,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后来,我才知道,有想法是好的,但不可总是纸上谈兵。我以后调试的时候才发现,我的想法根本不实际,虽然理论上可行,但要运行出结果要两个月。正应验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一学期在冷静中度过,我也更深刻的明白了,爱就意味着付出,不能眼高手低放空炮,铺下身子实实在在的干才能真正做好。

 正面相处

  因为爱她,所以我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一直跟着老师们学。建模组的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辛勤的汗水让我们在建模中愈挫愈勇。

  建模中真正的风雨到来了,以前的恋爱看到了她的魅力,然而常说:“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在暑假,很多人没有把爱坚持到底,可喜的是也有很多人与建模长相厮守了。

  我们还是相约在四教,然而太阳很大,课很难。风扇吹得人嘴发干,上午理论,下午理论,晚上上机编程。很多人没有了初恋时的朦胧,热恋时的疯狂,只剩下一览无余的索然寡味。可喜的是,还有很多人涛声依旧,毕竟少年夫妻老来伴么,虽然我也有过甩手不干的念头,因为天太热,心太烦,题太难。可这是与建模分手的理由吗?不是!

  过后,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一直坚持下来呢?也许兴趣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或许被问题困扰时有短暂的苦恼但解决问题的喜悦更让人向往。放弃,意味着先前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坚持,是让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努力更有价值。然而责任需要毅力来维持。但更主要的一方面是老师们的无私让我们无可抱怨的坚持下来,老师都可以不在乎这些琐事,我们为什么抱怨?而且老师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辞旧迎新,无始无终的在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忍受着暑假的大太阳,对我们而言不就这一回吗?相比而言,我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磨合期

  模拟阶段是最让人难忘的,现比前一阶段的集中强化学习,这一阶段更能锻炼我们,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模拟是要三人组成一个队,四天一个周期。前三天真题模拟,要求第四天上午必须交上,下午老师讲评。第一次模拟,出师不利。是捕鱼问题,我们再假设方面太离谱,让鱼在瞬间产籽,这一假设得到了老师的好评(批评),同时也成了我难忘的笑料。我们三个人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畏难心理。害怕冗繁的计算,不想大量的编程。第二次模拟我们就不再畏难,认认真真的做。在这个过程中,三个人的分工合作十分重要。凡是用许老师教给我们的商量的语气讨论,在长达一个月的磨合中我们形成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每个人都与自己的分工,每个人提出意见时,我们都认真考虑。遇到谁也不能说服谁的问题时,再去请教老师。有时候老师故意说我还不清楚,当时还发恨,后来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团队,因为真正竞赛的时候还是我们自己作出判断。结果,我们三人在这样的问题上达成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潜规则。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决策效率,使我们在建模过程中,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问题的重点上。

  我们三个人,从早到晚,饿了一起去吃,困了一起回去睡,为了同一个目标,暑假不回家,坐在电脑旁编程序写论文。这段友谊在我心里将会延续一辈子,有时,我胡思乱想,当我苍颜白发,三个老头又聚在了一起,一起回首这段日子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呵呵!

真刀真枪

  很快,竞赛的日子到了。早上八点网上发题,我们早早的在安排好的教室里调试电脑。院长、书记都来给我们打气。八点一到,气氛紧张起来了。一看到题目,我们按照往常的习惯,认真读题,选题。我们三个人出奇的都选了A题(默契),紧接着我们四处找相关的资料,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等。

  可是,第一天没有结果,没有头绪。像许老师以前说的那样:“选了题目不一定看懂,看懂了不一定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了还不一定知道结果对不对”。

  我们处在不知道怎么做的阶段,前面一片漆黑,束手无措!回宿舍的时候,十点半,睡不着,在想题。夜里我也不知睡了没有,不知道是想了一夜题还是做梦梦见了做题。第一天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度过。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

  好像我们三个都梦了一夜题,第二天有点眉目了,渐渐的看见她的影子了,三个人讨论了一天,终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了。一边写程序一边讨论,晚上着手写论文了。到第三天晚上,我们都通宵干活,睡也睡不着。后来,我惊羡于人体的功能,让人在那样载重负荷下,具有充沛的精力。可当交上论文的那一秒,我突然有站不住的感觉,终于撑到宿舍,大睡一天。没过一周,通知我们进行论文答辩。什么是论文答辩?我们是大姑娘上轿---第一遭。谁知道会不会出洋相。不过我们喜悦大于担忧,毕竟有晋级的机会了。院长也给我们减轻压力,说:“放下包袱,你们会很好的,别人跟你们一个样,都没有经验,老师怎么问,你们就如实说就行了。”老师也对我们的陈述提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第二天,我们仨白色衬衣,黑西裤,黑皮鞋,齐刷刷的“杀”进答辩会场。结果,答辩中老师鹰眼犀利还是问了我们几个论文中不足的问题,多亏我们仨配合默契,巧舌如簧,做了诚恳又巧妙的回答,答辩老师还是很满意的。后来,我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并不是要看你的缺点与不足,而是看你对待缺点与不足的态度。(我们诚实的态度和虚心求教的精神还是讨老师喜欢的。)

朝花夕拾

    意外而又惊喜,大约一个多月后老师告诉我们获得的国家一等奖。我们很高兴!

    欣喜之余,我觉得我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这个荣誉,更多的是获得了一种“团队精神”,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合理分工,积极讨论,齐心合作都表现了这种团队精神。也正是这种团队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一暑假中要培养的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团队精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言不虚!

    当然,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搜集资料,积极讨论,冷静分析,不怕困难。这些简洁的话就是我个人切切实实的感受,并且不是别人说说就能学会的。“谁建模,谁知道”。只有做了,这几个字才有意义。只是停留在听的层面上的话,只能是空话,套话!

   大学里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但像数学建模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不多,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以上就是“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个人的点点滴滴,然而,这次竞赛结束,并不能消退我对建模的热爱,反而愈演愈烈了。两个月后有参加了“电工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国家二等奖。

  接着,我又破天荒的提出要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可喜的是得到了穆院长和许老师的大力支持,同时老师也告诉我们这个比赛以前我校没有参加过,经验不多,难度相当大,挑战性极强。当我极力劝说队友参加时,一说有挑战性也激起了他们的战斗欲。男子汉不干则已,一干就得干下去,至于惊人不惊人就不敢保证了。寒假不回家,三个人在外面租房子挤一块,春节在家呆了没几天,立马回校学习。这段时间许老师一直陪着我们(估计在家不少挨老婆骂)。我们要恶补英文,老师就找出语法书现学现讲,人家的论文(英文的)我们看不懂老师就抱着牛津啃,啃软了再给我们消化。就凭着老师的这股劲,我们说啥也得拼命的学。穆院长也十分关心我们,特别是一些费用方面,穆院长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院里和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汗没白流,我们队获得了美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我想,令老师更高兴的不仅仅是这个奖,更重要的是他培养的学生在努力的成长。

  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英文水平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更多的是一种无私的精神。如果不是老师无私的指导,穆院长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学院学校给我们创造一个表现的平台,还有我们的一个寒假,取得我们今天的成绩是天方夜谭。

    所以,我觉得无私是一个成功的品质,要想成功就不应过多的计较得失。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切身的体会。因为这样的话太多了,反而让人觉得空洞。但如果当你也有了我一样的经历后,一定会产生共鸣。或许现在,或许当你建模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