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庭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七条原则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家庭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七条原则

更新时间:2013-09-12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信息,家长们会感到疑惑: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是选择成为一名鹰爸还是虎妈,是选择成为孩子的朋友还是严肃的家长?家长们担心,错误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对于儿童教育,家长们已经要牢记:以孩子为本。并不是要求去溺爱孩子,与孩子沟通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而非隐瞒事实,才能避免熊孩子的出现。

      下面是儿童教育的七个重要原则:

      1.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要采取一些办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识。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就有能力明白基本的因果关系。他建议家长试着用一种"事实就是如此"的语气来陈述某种不寻常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如果你把玩具留在车道上,它们可能会被车辆碾过。"让这种自然发生的状况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换掉那些损坏的玩具。小提醒:如果你永远都不想要你的孩子丢面子,那么他就永远都学不会自己振作起来。

      如果事情本身带来的结果可能非常危险(比如孩子用玩具敲打玻璃桌),或者可能代价昂贵(比如他忘了锁自行车),就给他另外安排些合理的后果。比如把玩具收缴,一个星期不准他骑车等等。

      2.给予正面的支持。

      "抓住你孩子做出好表现的时机——比如他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玩耍,对别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帮助做家务事等等——就赞扬他,向他微笑或者拥抱她。","每天对孩子的批评和赞扬,要达到一定的平衡程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向孩子表达你明确的态度:"谢谢你在我通电话时保持安静"以及"对于你今天解决你和你弟弟之间的争端的方式,我感到非常自豪。"

      父母常犯的错误:把奖励当作贿赂来防止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专家认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应得到这样的款待。制止不正确行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停下,取消他们的某项优待特权。

      3.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

      一个孩子的性情,影响了他的行为标准、专心程度、对新环境的反应以及他感情表达的激烈程度。

      研究者现在发现了试着改变这些人格特性是无用的,因为某些性情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常犯的错误: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如果你带着你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马上把她带出去。

      4.把持底线。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不喜欢听到当你阻拦他的计划进行时他所发出的尖叫。

      父母教育中心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开始己初见成效。所以,你越早开始把持和孩子打交道的底线,效果越好。

      一个孩子要逐渐融入社会,他需要知道怎样区分自己和别人的合理权力。怀特说:"要想有效把持给孩子设定的底线,你必须学会面对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不快的哭泣。"

      明确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分界线,让你的孩子明白界线是什么,以及孩子跨过界线后会发生的后果。从今天做起,每天都做到,保持一致。

      父母常犯的错误:对孩子过分严厉。

      孩子们需要机会在经历中发现并学习经验,所以不要设置不必要的底线。比如你不该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应该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5.别打击你的孩子。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引起了父母的反应,如命令式的:"立刻把你弄脏的地方打扫干净"、威胁式的:"如果下次再迟到,就惩罚你",或者在冲动之下,带点讽刺味道:"如果你不能把头贴到肩膀上,那么也就忘了那事吧。"心理学家托马斯·哥顿父母教育效力训练项目的创始人,他认为:"这样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了一种责备的情绪,会使他们感觉不被父母爱护着,或者遭到了不公平的指责。"

      如果你这样说:"亲爱的,电视声音这么大让我难受。我和你爸爸都听不到对方说话了。"这样简单的语言,也比唠叨叨叨的埋怨好。孩子心里会想"妈妈在向我唠叨了,其实我并不想打扰他们谈话的。"

      父母常犯的错误:将"从我出发"的信息表达成了"从你出发"。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语言以"我觉得……"开头,而后面跟随着某种污辱性的语言,而当时你自我感觉正在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说"我觉得你很自私"与"你很自私"有一样的效果。试着向孩子表达具体的感情和具体的事情:"那些家务事本来你答应了要做的,现在让我做了,我感到精疲力竭。"

      6.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

      里奇观察发现,急于求成反而把孩子推向失败。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硬把孩子送进儿童钢琴班,而周围的学员都比她大一岁,她是班里最差的学员,那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父母常犯的错误:因为你的急于求成,反而没能为你的孩子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门。

里奇还提到:"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登山指导员,不要靠脚踢、吼叫把你的小登山运动员逼上山顶,而是给他们指出通向顶峰的道路。"

      7.承认孩子的感觉。

      "你怎么能说自己画得难看呢?画得很好啊。"父母往往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孩子的情绪。教育学家阿德乐·法贝却提出,这些语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痛苦,并且教他否定自己的感觉,或者为自己的感觉感到羞愧。他们同样也会从此断绝与父母的沟通。沟通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种更有建设性的反应是:倾听孩子的表述时,感受他们表达的情绪,再将这种情绪反应给孩子。"儿子,我明白你在为爸爸错过了你的表演而心烦",这样说能表达出你理解他,并且让他明白,心里对某个人感到不快的同时,仍然爱着那个人。

相关文章
  1. 陪伴式成长:小学六年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与实用攻略
  2. 家庭教育黄金法则:激发孩子潜能的六大实用策略
  3. 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家庭教育中的“现场直播“法则
  4. 家庭教育实战手册:科学矫正孩子坏习惯的五个黄金法则
  5. 【家庭教育指南】培养“伶牙俐齿“小达人的五个黄金法则
  6. 家庭教育的40条黄金法则:培养自信独立的下一代
最新文章
  1. 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激发学生兴趣的实用方法
  2. 初中生如何安排数学学习,初中生如何有效安排数学学习以提升成绩?
  3. 高中数学学习,这8款工具真能帮上忙
  4. 高中数学进阶公式有哪些?必学重点公式总结
  5. 高中数学里那些真正管用的等式,别再死记硬背了
  6. 小学生怎么考数学证书呢,小学生如何考取数学证书?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篇
  8. 初中生物怎么学?抓住这三点,孩子成绩自然提升
  9.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咏鹅》案例篇
  10. 英语口语考试别怕,这8类话术让你自然接得住话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