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高考专家揭秘尖子生10大学习生活习惯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高考专家揭秘尖子生10大学习生活习惯

更新时间:2012-08-30

      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

      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讲究条理。

      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学会阅读。

      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麽问题。

      7、作业规范。

      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 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9、学习互助。

      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10、自我调整。

      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从一点信心都没有逐渐到有了坚强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

      一、溺爱型

  家长过分你溺爱自己的孩子,表现在动辄就给孩子请病假;除了学习,任何“劳动”都不给孩子做,舍不给孩子“吃苦”,如最基本的洗袜子都不要求孩子自己做;评价孩子的标准只有成绩,方式一概都是钱;包庇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出问题第一次请他们来沟通配合教育时,他出于礼貌会积极配合老师。但他们会强调他的孩子以前是多么的听话,老师是多么的喜欢,成绩是如何的出色。他是真实的告诉老师孩子以前的情况,好让老师了解学生,以便教育呢(不否定家长有真诚反映实情的一面)?还是有言外之意:他的孩子之所以现在出问题是老师没本事?可能家长还会真诚的告诉老师,他为孩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他也很无奈。

  当第二次在请他来时,他随即就显得不耐烦,更有甚者就会当着老师的面公然包庇孩子,言外还有指责老师的不是。这样一来立即就导致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前功尽弃,毫无效果。

      二、显富型

  有的家长会在老师面前有意的显富,“家里有多少栋别墅了,或是又开着啥店啥公司了,一天的收入又是好多万了……”当然,显富的话后,总不会忘了加一句:“有空来家里坐坐或有空出去坐坐。”我还曾遇到过带着秘书扛着墨镜,进门就直呼老师姓名的。真不知道他是来显富的,还是来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我一个穷教书的,我缺钱,但我不羡慕你的钱,我有不可触及的做人的原则。

      三、摆权型

  这是最让人讨厌的。这种家长在老师面前会千方百计“透露”他跟某某市长,某某局长关系不错。我就一个穷教书的,市长、局长甚至是国家主席又与我何干?讨厌之极的是他暗示他与学校某某领导是朋友,言外之意是善意提醒?还是警告?我一个穷教书的,我不畏权,我有不容侵犯的职业道德底线。

      四、“无理”取闹型

  这种家长往往只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无可厚非),不顾及别家的孩子,更不顾及老师。当着孩子和老师的面动辄就埋怨别家孩子的不是;动辄就“委婉” 向老师提建议;动辄就“善意”的指出学校的某某规章制度是如何如何的不合理;动辄就不分亲红皂白的教育(骂)孩子,让老师做不能插嘴的听客,大有今天老师请他来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给他带来的莫大的耻辱。不讲方法,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知事情的缘由,好似老师把他请来就是看他如何教育孩子似的。这样“无理”取闹式的发一通火有用吗?这不仅不利于孩子问题的解决,反而还导致老师和学生关系的紧张(学生怕老师向家长“告状”)。

      五、不闻不问型

  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这可能就会导致老师也无法与家长联系上。好似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交给了学校,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往往老师要为这样的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相关文章
  1. 尖子生的十大学习生活习惯
  2. 揭秘尖子生十大学习生活习惯
  3. 盘点尖子生的十个学习生活习惯
  4. 经验分享:中考尖子生的十个学习生活习惯
最新文章
  1. 听见世界的秘密:从振动到回声,重新认识你身边的“声音”
  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从直观感知到逻辑推导的数学思维跃迁
  3. 中考英语复习教学反思
  4. 《古诗二首》教学实录和点评篇
  5. 一年级语文期中考总结范文篇
  6. 你是不是也纳闷,孩子背了100遍单词还是考不过?
  7. 三年级语文知识总结篇
  8. 高一生物细胞器核心要点速记指南
  9.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篇
  10. 初中生如何用对时间,把成绩稳稳提上去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