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高校偏科教育应尽早打破

高校偏科教育应尽早打破

更新时间:2008-05-26


12月23日,北京城寒风凛冽。一批专家学者顶着5级风从四面八方赶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间窄小的会议室,仅仅为了一个各界日益关注的话题——21世纪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该何去何从?
专家们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思想与观念”。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关键是将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认为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现在需重提“素质教育”,是因为多年来培养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性。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甚至道德素质也同样低能——为区区几元钱也能杀人,道德底线到了极低点。他认为,人首先为“人”而不是“科学家”,人文教育要永远走在自然科学教育之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书林举例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上网。互联网作为高科技产物,同样是自然科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典例。在网上沟通,可以不知对方姓名、外表甚至性别,惟独剩下人的“精神和品质”。利用如此高科技交流途径,假若把握不好自我,同样会走向某种“精神迷失”。
中科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贺贤士研究员认为,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创造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和文化功底。培养人的创新力,是两者的一致性。
贺贤士说,生活中人人离不开科学,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作为年轻人,起码的科学知识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在探索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将“有所发现”发表成文,人文功底就体现出来。大量人文社科“产品”不但涉及科研,甚至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一生。“我上中学时对文理科都很喜欢,因为一篇《向科学进军》的文章,促使我在众多爱好中最终选择了物理。同样,20多年前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激励了众多年轻人投身到科学事业来。”“人文科学的重要性不是独立于科学之外。假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人员没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素养,这项科研能顺利进行么?”
然而,现实中背离精神的科技人员和缺乏人文精神的人文学者屡见不鲜。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褚平指出,并非理工科专业就必出具有科学素质和精神的学生,文科专业就能出具有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学生。这其中,有被教育者的原因,更有教育失误的责任。
屡见于高校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同样如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森对此认为:怨不得学生。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能埋怨教育对象,而应该自省。目前一些教育内容确实太陈旧。“最近我看了20多本高校哲学教材,感觉忒腻味!有些内容还是几十年前我上大学时的那一套,时代变迁这么大,难道我们举不出新鲜生动的例子吗?”
杨瑞森举例说,马列主义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社会科学,怎么可能教不好、怎么可能讲得让学生不爱听?关键还是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实例,深入浅出讲解。对此,吴国盛教授极为认同。他说,思想教育失败,就是割裂与人文的关系,“首先应该教育怎么做人!做不了雷锋,做个善良正直的人总是容易达到的教育目标吧。”
专家们认为,目前文理专业分得太早太细,对素质教育是个弊端。对此,专家们提出,面对大学生和公众,科学教育应该侧重于内容教育,把科学作为“过程”来学习,重点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掌握科学与社会、人类、历史的关系,科学的本质等。而人文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读书与写作。
褚平研究员提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不能游离现有课程体系之外。应一方面实施“文理兼容”的教育,将人文类和科技类课程分别纳入理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必修课范围,“缺什么补什么”;另一方面,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倾向。这些牵涉到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和合适的教材配备等。
吴国盛教授以其理科出身的经历为例,发出具体建议:高等数学、数理逻辑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公共政策4种科学文化课,应尽早引入文科生的大学必修课程中。像目前一些高校实行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制度”就是很好的尝试。
凡此种种,“使高校正迫切面临‘三提高’——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养,提高大学本身文化品位及格调。”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说,“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像北大读书风气盛行、哈佛学术研究气氛浓郁等。独特的文化底蕴,是高校长久发展的基础。”
对“高校人文”抱有同样高期望的还有北大副校长何芳川,他呼吁:“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文精神更易走向匮乏。大学肩负着为人类保存一个‘精神家园’的重担!”



相关文章
  1. 北京高校及军训课程将采纳消防安全教育
  2. 中国内地高校频现“淑女”教育 毁誉参半
  3. 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
  4. 中国高校教育改革 要放手到“深水区”学游泳
  5. 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暂行规定
  6. 教育部要求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