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原则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原则

更新时间:2008-05-26


家庭教育中,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形成不一致,比如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就会造成家庭教育者管教要求之间的矛盾,结果削弱了教育效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有时夫妻二人还故意在孩子面的扮演黑白脸,以为一个打,一个拉,有哄他的,有吓唬他的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两面性!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争吵尽管可以设法避开孩子,但分歧是无法避开孩子的眼光的,这种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而孩子也往往很善于钻这样的空子:在一方受了管教就跑到另一方去诉苦;在一方受了罚,就跑到另—方去讨爱。另外,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态度。由于家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误以为家长中有的爱他,有的不爱他;有的专门保护他,有的老是惩罚他。于是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做到要求统一、教育一致呢?这里提出几条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一、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二、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个小孩把自己的雨伞让给别人打.自己却被雨淋湿了。回家后,父亲赞扬下他这种行为,而母亲却数落孩子。这种教育思想的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尺度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使孩子失去言行的方向性。类似这样的事,只要父母一方处理得合理,另一方就应当予以支持,决不能各唱各的调,否则教育效果就相互抵消了。


三、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四、共同学习教育知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有许多是由于家长缺乏教育知识造成的。尤其是老一辈家长中,文盲和缺乏教育知识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有文化的父母应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向长辈普及教育知识。如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教育故事;一起看电视时讨论有关的教育案例;支持他们到“家长学校”听课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中各成员间不同的意见统一在正确的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相关文章
  1. 破解“窝里横”之谜:家庭教育中的原则与方法
  2. 家庭教育的六大核心原则:从理念到行动的科学指南
  3. 把握三大原则成功实施家庭教育
  4. 家庭教育中的“三应三忌”原则
  5. 父母必读:家庭教育中的三应三忌原则
  6. 李希贵:我所遵循的家庭教育10大原则
最新文章
  1. 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激发学生兴趣的实用方法
  2. 初中生如何安排数学学习,初中生如何有效安排数学学习以提升成绩?
  3. 高中数学学习,这8款工具真能帮上忙
  4. 高中数学进阶公式有哪些?必学重点公式总结
  5. 高中数学里那些真正管用的等式,别再死记硬背了
  6. 小学生怎么考数学证书呢,小学生如何考取数学证书?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篇
  8. 初中生物怎么学?抓住这三点,孩子成绩自然提升
  9.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咏鹅》案例篇
  10. 英语口语考试别怕,这8类话术让你自然接得住话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