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小学数学排列题怎么解?家长和孩子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家教心得

小学数学排列题怎么解?家长和孩子都能用的实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5-10-21

小学数学中的排列题,常让孩子觉得“乱糟糟”,家长也难下手。其实,这类题目不是考记忆公式,而是考逻辑顺序。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孩子就能自己理清思路。

第一步:找出题目里“不能动”的部分

排列题的核心,是看哪些元素有特殊要求。比如:

> 4个小朋友排队拍照,小明必须站在最右边,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这里的关键是“小明必须站在最右边”。这句话不是装饰,是解题的钥匙。既然小明的位置固定了,剩下的3个孩子就在前3个位置自由排列。

不用想“4的阶乘”,直接去掉一个固定项。剩下3个人,第一个位置有3种选择,第二个位置剩2种,第三个位置只剩1种。计算就是:3 × 2 × 1 = 6种。

第二步:画出来,别光想

很多孩子卡在“想象不出来”。这时候,画图比背公式有用。

把四个位置标上号:① ② ③ ④

小明固定在④,那①②③留给A、B、C三个孩子。

列出所有可能:

- A B C

- A C B

- B A C

- B C A

- C A B

- C B A

一共6种。每一种都对应一个真实顺序,不是抽象数字。孩子自己写一遍,比听十遍“用乘法原理”记得牢。

第三步:遇到“必须在一起”怎么办?

常见题型:5个人排队,甲和乙必须挨着。

这时候,把甲和乙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占两个连续位置,但内部甲在左、乙在右,或者乙在左、甲在右,有两种排法。

现在不是5个人,是4个“单位”:【甲乙】、丙、丁、戊。

这4个单位全排列:4 × 3 × 2 × 1 = 24种

再乘上甲乙内部的2种顺序:24 × 2 = 48种

别急着套公式,先问孩子:“如果甲乙绑在一起,算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捆绑+内部排列”的逻辑。

第四步:遇到“不能挨着”怎么处理?

比如:3个苹果和4个梨排成一排,要求梨不能挨着。

先排苹果。3个苹果排好,会形成4个“空隙”——苹果之间和两端。

_ 苹 _ 苹 _ 苹 _

下划线是能放梨的位置,一共4个空。

现在要选3个空,每个空放一个梨,梨之间自然不会挨着。

选3个空从4个里选:C(4,3) = 4种

但这是最简版本。如果题目是“4个梨,3个苹果,梨不相邻”,那就不可能了——4个梨至少需要4个空,但3个苹果只能产生4个空,刚好够。这时是C(4,4)=1种。

关键是:先排没有限制的,再插空。别一上来就想“怎么放梨”,先看“苹果能撑出多少缝”。

第五步:数字题别漏掉“0不能当首位”

这是高频错误点。

题目:用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多少个?

孩子常直接算:6 × 5 × 4 = 120。错了。

因为百位不能是0。0只能放在十位或个位。

正确做法:

- 百位:只能从1、2、3、4、5选,5种可能

- 十位:剩下5个数字(包括0),去掉百位用掉的一个,剩5个

- 个位:再剩4个数字

所以是:5 × 5 × 4 = 100种

错的那20种,全是百位为0的无效数。不是计算错,是条件没看清。

第六步:错题怎么记才有效?

不要只抄题和答案。建议孩子用三种颜色标记:

- 红色:题目条件没读懂,比如忘了“不能重复”或“必须相邻”

- 蓝色:计算错误,比如3×2算成5

- 绿色:自己想到的另一种解法,比如画图法、枚举法

每周花15分钟翻一次错题本,看红色标记的题,问自己:“这次我漏了哪个条件?”

而不是问:“这题答案是多少?”

第七步:别迷信“技巧”,要练观察力

排列题没有万能公式。每个题都是新情境。孩子能解对,是因为他们能从文字里抓出限制条件,而不是背了“相邻用捆绑,间隔用插空”。

家长可以这样问:

- “题目里哪句话最关键?”

- “如果去掉这个条件,答案会变吗?”

- “你为什么选这个方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不要说“这个题型就是这么解的”。要让孩子自己说出“因为……所以……”。

练习建议:从简单开始,每天一题

第一周:固定位置类(如“小红必须站第一”)

第二周:相邻类(如“两人必须挨着”)

第三周:插空类(如“不能挨着”)

第四周:带0的数字题

每题只做一道,但要求孩子口头讲出完整思路。讲清楚,比写对答案更重要。

孩子不是不会算,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想。排列题的训练,本质上是训练他们从模糊信息里提取规则的能力。

这种能力,将来用在阅读理解、科学实验、甚至生活决策里,都一样有用。

别指望孩子一次掌握所有题型。他们只需要在每一次解题中,多问一句:“这个条件,到底意味着什么?”

相关文章
  1. 小学学习计划怎么定?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这5件事就够了
  2.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3. 小学家长会语文老师演讲词篇
  4. 小学数学怎么学?家长和孩子都该懂的几个实操技巧
  5. 小学数学辅导书怎么选?家长必看的实用指南
  6. 智方教育小学数学课程真的值得信赖吗?一位家长的深度观察
最新文章
  1.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做出科学的迎战中考计划
  2. 从教学反思到家庭赋能:解锁孩子学习潜能的三大核心密码
  3. 如何智慧应对12岁孩子的叛逆:理解、陪伴与引导的艺术
  4. 双十一,高三家长攻略必备!
  5. 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6. 特殊词精讲: 感官动词 + doing/to do
  7. 暑假帮父母卖电器,我懂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8. 六年级语文复习:抓牢基础,用对方法,成绩自然上来
  9. 14岁厌学了?别急着骂,先听孩子说
  10. 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计划篇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