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让古诗《村居》活起来:趣味教学指南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父母宝典

让古诗《村居》活起来:趣味教学指南

更新时间:2025-09-04

想象一下,春天里,青草在微风中摇曳,黄莺在枝头歌唱,孩子们放学后迫不及待地放起风筝。这不是虚构的场景,而是古诗《村居》描绘的生动画面。作为一名老师,我常常思考如何让古诗教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时会让孩子们觉得它像一本尘封的旧书,难以亲近。

今天,我就以高鼎的《村居》为例,分享一套实用又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古诗的意境和技巧。这些方法来自真实课堂实践,适合K12阶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让学习变成一场快乐的探险。

为什么选择《村居》作为教学起点

《村居》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浓缩了春天的生机与童趣。诗人高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二月乡村的美景: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杨柳轻拂、儿童放风筝。这首诗的意象鲜明,易于孩子们联想和表达。教学时,我会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入手,比如问他们:“你们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活动?”这能瞬间点燃他们的兴趣。

许多孩子会兴奋地提到放风筝或踏青,这正好与诗中的“忙趁东风放纸鸢”相呼应。通过这种方式,古诗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记住,目标不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而是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第一步:用旧知导入,唤醒春天的记忆

开始教学前,我喜欢先带孩子们回顾他们学过的春天主题古诗。比如,在课堂上,我会说:“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写春天的诗?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孩子们通常会踊跃举手,背诵《春晓》或《咏柳》的片段。这不仅能复习旧知识,还自然地引出新课。

接着,我展示《村居》的标题,并简单介绍背景:“这首诗是高鼎在乡村居住时写的,题目‘村居’就是乡村生活的意思。”这样的导入简短有趣,孩子们不会觉得突兀,反而像在听一个老朋友的故事。我会用板书突出关键点,比如在黑板上写下“村居”二字,配上简单的草图,比如一个小房子和田野,让孩子们一眼就记住主题。

这一步大约花5-10分钟,但能有效预热课堂气氛,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第二步:图文结合,让诗意跃然纸上

古诗的意境往往抽象,孩子们需要视觉辅助来理解。我会准备一幅生动的插图,展示草芽萌发、杨柳轻摆和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景。在课堂上,我举起图片问:“大家看看这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会争着描述:“草儿在长高!”“柳树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小朋友们在放风筝!

”通过这种互动,诗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和“拂堤杨柳醉春烟”变得具象化。接着,我让孩子们自由朗读全诗,不急于纠正发音,而是鼓励他们感受节奏。读完后,我会用课件或实物模型辅助讲解,比如播放一段杨柳在春风中摆动的视频,配上轻柔的音乐,并说:“看,杨柳像喝醉了酒一样,在春烟里跳舞呢!

”孩子们哈哈大笑,这让他们轻松记住“醉春烟”的比喻。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在脑中构建画面,为后续的朗读和背诵打下基础。

第三步:攻克生字难关,用游戏化学习

生字是古诗教学的难点,但处理得当,能变成有趣的挑战。《村居》中需要掌握的字不多,比如“趁”和“纸”,我会先重点正音。“趁”是翘舌音和前鼻音,我会示范发音,让孩子们模仿:“跟我读,chèn——注意舌头卷起来!”接着是“纸”,强调它是翘舌音,不要和“低”混淆。

书写指导也很关键,我边写边解释:“‘趁’字下面有三撇,要写得短而斜,像小步子一样;‘纸’字右边是‘氏’,别多加点哦!”然后,我让孩子们分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为了增加趣味性,我设计开火车游戏:孩子们轮流读生字,读对了就“开”到下一个同学。这不仅能巩固记忆,还让课堂充满笑声。

记住,每个孩子进度不同,我会给慢一点的学生更多鼓励,比如用贴纸奖励他们的努力。通过游戏化学习,生字不再是负担,而是解锁诗意的钥匙。

第四步:感情朗读与诗意探索,激发表达欲

朗读是古诗的灵魂,我强调要带着感情读。先聚焦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会指名一个孩子读第一句,然后问其他同学:“这句诗写了什么?”大家会抢着说:“二月天,草在长,鸟在飞!”我补充细节:“对,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多美的春天啊!

”接着指导停顿:“读时注意节奏:草长/莺飞/二月天。”全班齐读后,再进入第二句。我播放课件,模拟杨柳摇曳的景象,让孩子们自由描述所见:“杨柳在河边,像喝醉了摇来摇去!”然后反复练习朗读,强调“河堤/杨柳/醉/春烟”的韵律。孩子们的声音从平淡变得生动,仿佛置身诗境。

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更有趣,我会解释“纸鸢”就是风筝,并分组讨论:“读了这两句,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在小组里叽叽喳喳:“看到小朋友放学跑回家,赶紧放风筝!”我再组织男女比赛读,看谁读得更有活力。这一步的核心是让孩子们通过朗读和讨论,自己发现诗意,而不是被动接受讲解。

第五步:背诵与口头表达,让学习成果落地

背诵不该是机械记忆,而应是创造性的输出。我会让孩子们自由背诵全诗,然后分组比赛,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准。比赛后,我引导他们口头表达:“学完这首诗,你们脑海里有怎样的画面?说给同桌听听。”孩子们会兴奋地分享:“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草地,风筝在天上飞!”再指名上台描述,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有个学生曾生动地说:“就像周末我和爸妈去公园放风筝,风一吹,风筝飞得好高!”我会小结道:“诗人用短短几句,写出了春天的喜悦。你们说得真棒,让诗活了起来!”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我列出诗句的分行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样帮助孩子们记忆。背诵和表达的结合,能深化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与家庭延伸

回顾《村居》的教学,核心是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体验古诗的美。传统方法往往反复讲解难点,效果却一般;而通过想象和表达,孩子们主动探索,学得更快。比如,口头描述环节让他们把诗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比死记硬背高效得多。家长在家也可以尝试类似方法:带孩子去公园,边放风筝边读诗,或一起画诗中的场景。

古诗教学不是任务,而是一场发现之旅——它能点燃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记住,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学习就像春风中的纸鸢,自由而快乐。试试这些方法吧,你会惊喜于他们的变化。

相关文章
  1.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篇
  2. 让古诗诵读成为孩子的日常:一位小学教师的实用指南
  3. 《咏柳》教学: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创新实践指南——以《池上》为例解析古典诗词启蒙教育
  5.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宝库:从古诗到人物的深度解析
  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篇
最新文章
  1. 初一成绩落后,初二还有机会逆袭吗?
  2. 有哪些高中数学公式,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掌握这些公式,轻松应对考试!
  3. 如何高效学习英语:一个切实可行的日常计划
  4. 从自然馈赠到灾难警示:高中地理知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5. 避开这五大误区,高三数学复习效率提升一倍!
  6. 高三家庭和谐指南:化解压力下的亲子矛盾
  7. 高三家长的暖心指南:用对方法,陪孩子轻松迎战高考
  8. 12岁女孩离家出走了怎么办
  9. 初中数学竞赛真的能速成吗?一位过来人的深度思考
  10. 晶体与非晶体:从微观结构看物质世界的秩序之美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