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让孩子幸福其实很简单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学习方法

让孩子幸福其实很简单

更新时间:2025-06-16

为人父母的我,时常抽空去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参与亲子教育讲座。过程中觉得收获良多,进而督促自己和子女一同成长。

父母经常参与研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常拿“过去”所学,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如何去适应“未来”,而无形中产生一条鸿沟。现代环境影响的冲击,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地步,对我们的影响力极大,压力也大,所以要多多学习。

心理学大师张春兴教授曾说了一句名言:“若把孩子的问题比喻成病,则病因常起源于家庭,病象显现在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

提升孩子自我价值

“父母”是一个影响人的专业,所以要不断学习,所谓“建筑师所犯的错,可以拆掉;医生所犯的错,可以埋掉;助人者所犯的错和所给的爱,它却一天天地长大,因为这是一个影响人的专业。

”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应当要更包容,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或是向专业助人者请教,不断学习都是不错的方向。

“爱”与“规范”的平衡——温和、坚定的要求;捧着自尊的要求是有效辅导的不二心法。

换句话说,善用“适度要求(Firmly)+尊重接纳(Caring)”:满足个体基本的两个需要——作自己+亲密感,是教育辅导的金钥匙。

具体而言,一个有效的辅导方法就是能让孩子觉得“被爱”+“可以当自己”——可以“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满足其基本的心理需求:觉得自己是棒的、好的、重要的,被喜欢、被接纳、被肯定的,是喜爱自己的”,而且“在关系中,他有自主性,可以当自己”。

一般而言,孩子若和我们互动后,他仍能喜欢...

一般而言,孩子若和我们互动后,他仍能喜欢他自己,能真实表达自己,那我们的辅导方法应该都是好的。

亲职教育、辅导孩子失败的原因常是因为父母“太认真、太负责、太用力”,为了孩子好,想尽办法,用打的、骂的、激将、羞辱、引起罪恶感等的各种方式来“导正”“纠正”孩子遵循父母自己所认为对的价值观(“框”)。

殊不知,每个人的个别差异性大,适合父母的不一定适合孩子,因此孩子常为了要“活出自己”而和父母有冲突。

满足孩子两个需求

唯有父母能满足孩子(每个个体)的基本两个需...

唯有父母能满足孩子(每个个体)的基本两个需求——觉得被爱,且能当自己,才能有幸福感及良好的关系。

父母若能学尊重、接纳不同,不用自己的“框”去“框”孩子,父母的爱就能提供“家”的温暖与滋润,而非“枷锁”的窒息与压力。

一个好的家就是提供孩子“根”与“翅膀”!

我们的文化(“国粹”)是,挑错和完美的文化,所以父母可练习换个角度——“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盏明灯”,可学习试着放慢脚步,允许自己可以犯错,练习看到自己的好,学会“挑对”。

吴教授也说明“具体化”、就事论事的重要性。她举了个实例:“我希望你停下手边的事,先去整理房间。我会在10分钟后回来确定你已开始整理了。谢谢!

”(而非“没看过这么懒的孩子!”、“我们家怎么会有你这种这么差劲的小孩!”、“房间都不会整理,我不知道你还能做什么?”等以偏概全的说法)。

又如,“放学书包乱放——(“请把你的书包放回房间。谢谢!很棒!”)具体的陈述内容,而非含糊不清或以偏概全,则会有较佳的效果。吴教授也强调“不视为当然”,若孩子照做了,不要视为当然,要马上回应、增强之。

表示感谢、欣赏之意能满足人基本需求,让他觉得他是好的、被肯定的,常常好的行为就会固定下来,因为人都是需要知道自己是好的、被肯定接纳的。

另一个“国粹”(“框”)是我们往往太注重成绩、成就,而致身心上的压力。

华人喜欢比较,太强调成绩、智育、“Doing”的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常忽略“heart、情绪、需求”等层面,难有“全人”的发展。

如果能明了吴氏凹洞(“U型”模式)——情绪接纳与处理,则能增进亲子间的良好关系。它是重情绪接纳后的问题处理模式,先接纳对方的情绪,再找机会处理问题。父母要了解情绪不表达,不代表没有情绪;情绪不处理,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学习接纳、允许有适当、合理的负向情绪存在;不压抑负向情绪,学习用适当方式表达负向情绪。父母能重视情绪的接纳与处理,不但帮助孩子成“材”,也助其成“人”。

了解孩子个别差异

了解孩子个别差异

昔日当小孩的我们,常要学习如何做个好孩子,“听父母的声音”;现在长大,又要学习如何陪小孩,以小孩为重,如何“听孩子的声音”,那谁来听我们呢?

现代父母像个夹心饼干,过去父母教我们的,已不适合现在的孩子,所以常听演讲,获取新知,才能给孩子适合其生活时代的教育。

从此刻开始改变,永不嫌迟。总之,要孩子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诀窍就是父母不要太用力,了解孩子个别差异,尊重、接纳、允许他们和我们是不同的,捧着自尊适度要求,满足孩子基本需求——觉得被爱,又可以当自己,如此,能创造孩子快乐,父母轻松辅导孩子的双赢局面。

相关文章
  1. 想让孩子感到幸福,请这样做!
  2. 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
  3. 幸福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4. 如何用音乐为孩子营造幸福的家园
  5. 孩子,愿你充盈知足,做一个幸福的吃货
  6. 家长必读:让孩子幸福一生的教育
最新文章
  1. 初三语文的“慢功夫”:在焦虑里种一朵花
  2. 小学毕业班复习计划及措施篇
  3. 解密生命的性别密码:伴性遗传的趣味之旅
  4. 别让教材困住孩子的眼睛:一位老师眼中的数学课堂“变形记”
  5. 初中数学成绩差?用这五步重塑思维,真正实现高效提分
  6. 小学数学圆的知识点总结
  7.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篇
  8. 运河边的智慧:初三历史中的隋唐故事
  9. 优秀教案背后的教育智慧:如何让教学设计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
  10. 点燃阅读之光:如何为小学生设计真正有效的个人阅读计划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