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家长课堂:四大原则培养孩子“输得起”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心理教育

家长课堂:四大原则培养孩子“输得起”

更新时间:2025-04-04

成绩低就一蹶不振,做游戏死不认输,甚至乱发脾气;手工做得不好,就把作品往地上一扔,鼓着嘴生气……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敏感脆弱,把胜负看得很重,常常会因为一点小挫折或大发脾气,或逃避退缩,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挫伤。

人们常说:“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得更实在”。一个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必定经历过大的挫折。所以,逆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时的反应能力要从小培养。1~6岁是培养逆商的关键期,父母应有意识地帮孩子培养“输得起”的精神,尤其下面四大原则要记牢。

原则一:相信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你认定会发生的事情,总会再三发生,因为你相信,它才会发生。比如初学走路的孩子,如果家长成天担心他会摔倒,就会在言行举止中无意识地给孩子灌输“可能跌倒”的信息,那么孩子就可能总会跌倒的。如果家长换一种思路,给孩子灌输“妈妈相信你不会跌倒”的信息,孩子往往能顺利学会走路。

再进一步说,家长不可能为孩子撑一辈子“保护伞”,所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学会坚强。孩子跌倒了不要赶紧去抱起来,或许孩子原本没那么委屈,可家长一抱反而让他变委屈。家长要鼓励孩子站起来继续走,让孩子的潜意识知道,自己跌倒就要自己爬起来,生活中很多事情要自己处理,而不是退缩。

原则二:延迟满足

孩子有“不愿输”、“不想输”的想法是好事,但“不能输”或者“输不起”却容易使其养成偏执型人格,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失败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纳并好好去体验即可。具体做起来,家长要善用“延迟满足”,别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等待”的意义。

当然,“延迟满足”不是压制孩子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培养一种能够与困难和平共处、同时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这样做,还能让孩子在成长中“去自我中心化”,学会多方面看待事物,才能成为独立的、会合作的人。

原则三:正向疏导情绪

孩子在两岁左右时,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希望获得更多关注,将所有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3岁后的孩子与同伴交往增多,又学会了争强好胜。若家长没能正确引导,往往就会在未能如愿、要求不被满足时大发雷霆。可以说,“输不起”有时源于不能客观看待自己,所以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对此,家长要学会跟孩子“共情”,创设情境,让孩子把坏情绪发泄出来。共情又称同理心,是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派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具体做起来,首先是倾听,引导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不要说“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否则孩子可能会为了“讨好”家长而压抑自己的情绪。

其次,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状态,给予理解和认同。当然,这不等于坏行为也可以被接受,在舒缓孩子情绪的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懂得社会规则,养成好习惯。

原则四:走出“心理舒适区”

现代家庭往往是大人围绕孩子转,过分宠爱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变差。家中舒适的环境让孩子深陷“心理舒适区”(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一旦走出家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人,就会感到不舒适,应变能力差。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建立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孩子建立团队意识,鼓励参加集体活动,灌输“我是团队一份子”、“重在参与”等心态,而不是“那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之类的消极想法。

相关文章
  1. 如何在家轻松培养孩子英语口语能力:家长实用指南
  2. 家长会带来的启示:如何在日常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与健全人格
  3. 核心素养时代,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学习能力——从“刷题机器”到自主成长者的蜕变之路
  4. 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优势?这份家长指南教你顺势而为的教育智慧
  5. 从涂鸦到创作: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6. 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愈力:家长必修的四堂情绪管理课
最新文章
  1. 初三英语基础薄弱?这样学效率翻倍,稳步提分不是梦
  2. 暑假不是空白期,是习惯的播种季
  3. 家长代表讲话篇
  4. 三年级暑假阅读与生活计划:每天半小时,养成习惯比赶进度更重要
  5. 两首古诗,教会孩子看春天
  6. 初中英语的提分方法
  7. 语文学习计划书范文篇
  8. 小学期末语文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篇
  9. 让孩子主动学:小学课堂改革的5个真实做法
  10. 初一孩子突然不说话了?别急,他只是在学着长大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