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游戏上瘾将成为精神疾病?如果孩子符合这些标准家长要格外注意!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学习方法

游戏上瘾将成为精神疾病?如果孩子符合这些标准家长要格外注意!

更新时间:2025-04-28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相关规定将自本月19日起生效,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

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

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在国内,解放军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一直坚持“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观点。他为“网络游戏成瘾”制定的9条诊断标准被收录到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

9条标准,满足其中5项,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有课题组曾在和、分别进行两次采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等成瘾行为有加剧趋势。

陶然主任曾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成为亟需关注的群体。

孩子太早开始玩电子游戏

大部分童年就开始吃垃圾食物的孩子,不懂得欣赏食物的自然美味,因为天然的食物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悟出比较微妙的美味;相反,加工过的食物味道一开始就比较重,所以孩子马上就失去品尝味道比较淡、营养价值更高的自然食物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也能应用在任何加工的东西上,比如:

过早对色情图片上瘾的人,会失去被自然的性爱所吸引的能力。

一个在神秘、刺激、更有探险价值的虚幻世界里成长的孩子,会失去对于平凡、真实世界的探险欲望或好奇心。

一个在供应强烈兴奋、刺激价值的电子游戏里的孩子,不会对普通的、慢速度进展的游戏有兴趣。

让孩子太容易获得游戏机会

要是游戏机放在家里,孩子很容易就有玩游戏的机会,家长会比较难建立和维持界限,家人也会经常为了超越界限、“再玩一会儿”而起争论,导致家庭气氛被破坏。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游戏机放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要等到周末时才能去他们家玩。这样,在家里就没有玩的机会。

用游戏作为给孩子的奖励

用获得游戏权利的方式来督促孩子积极完成作业、做家务等他有义务完成的事情,的确能够让家长省心,也可以让孩子更主动地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但长期的代价却远远大过眼前的益处。当我们用游戏作为奖赏时,完成作业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或者阅读带来的喜悦,会让玩游戏变成“必要”之恶。

其它的奖赏,比如周末跟爸爸约会去吃冰,或者跟妈妈去看电影,也是一种奖赏,但是没有太大上瘾的可能。

让孩子“再玩一会儿”

当孩子被要求关闭游戏机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会要求家长让他们“再玩一会儿”,或者“让我把这个坏人打死以后就结束”。为了不引起更多的冲突或负面情绪,家长往往对全家一起设定的界限做了妥协。

一个治愈的游戏迷跟家长说:“要是你说你会限制孩子在屏幕前的时间,你需要问问自己你是否有能力执行这个限制,因为孩子们很会拖延,让你给他更多时间。”

忽视自己的直觉

很多家长为自己给孩子那么多使用电子用品的时间而感到内疚,他们觉得长此以往会有负面后果或后遗症。但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会说服自己,说是自己太严厉了,孩子学习压力大,让他们放松一下也没什么。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回避约束孩子,或者执行约定难免会带来的不愉快与冲突。

面对孩子“游戏成瘾”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应该改变“游戏都是有害的”这个观念,其次,正确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益智游戏类型,让孩子远离暴力、低俗的游戏。

家长可以与孩子协商约定一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游戏(心理学家建议少于一个小时)。让孩子明白,玩游戏可以,但要有度。

家长适当示弱,让孩子教你玩,在游戏过程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多和孩子去交流,看看孩子内心的真实看法,去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发展第二兴趣来满足孩子的社交需要和精神寄托,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多了解体验一些兴趣班,并找到孩子的爱好,在课外扩大他的社交圈。

家长做好榜样,如果你自己一天回家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沉迷游戏。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一昧地压制孩子玩游戏的心,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家长们应该从孩子沉迷游戏的根源出发,帮助孩子更好分配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引导孩子走出游戏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王者”。

相关文章
  1. 22岁孩子沉迷游戏,不听家长劝,怎么办
  2. 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
  3. 为什么孩子沉迷游戏网友就骂家长
  4. 家长和小孩子玩的互动游戏
  5.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家长一味施压效果未必好
  6. 家长发现孩子充值游戏怎么教育
最新文章
  1. 12岁男孩沉迷于游戏怎么办
  2. 孩子不听话怎么教育初中英语
  3. 营造适宜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
  4. 鸦片输入与禁烟运动巩固强化训练
  5.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及其性质
  6. 期末考试六大应试技巧点拨
  7. 为什么有的高校名字叫“大学”,而有的叫“学院”?
  8. 孩子刚上小学,不爱学习怎么办
  9. 物理课堂笔记记什么
  10. 新初三家长入门:除了后勤工作 还能干啥?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