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08
面对高二,许多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萌生了考艺术类院校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艺考这条路,能够在未来的升学中找到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然而,艺术生真的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明智选择吗?让我们一起听听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的专业看法。
许多家长因为孩子文化成绩不佳,便选择了艺考这条路,希望借此让孩子进入一所更好的大学。这种想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往往基于一个严重的误解。胡智锋教授指出,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个人发展,还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困惑。他认为,家长和孩子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艺考,不要将其视为一条捷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门类的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许多原本规模较小的艺术院校已经迅速扩张,从最初的七八百人发展到如今的五六千人甚至过万人。不仅如此,一些师范类和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艺术院系,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教育的普及。
然而,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胡智锋教授指出,当前艺术教育市场存在“虚火过旺”的现象。一方面,大量考生和家长盲目跟风,每年有几百万考生参加艺术类高考;另一方面,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有潜力和天赋的学生可能被淹没在大量的普通考生之中,而那些缺乏基本功的学生则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胡智锋教授强调,家长和考生在选择艺考时应慎重考虑。首先,要认识到艺考并非一条轻松的捷径。艺术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人才。因此,文化素质和专业功底同样重要。其次,要评估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如果孩子对艺术没有真正的热爱和天赋,即使勉强考入艺术院校,也很难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
胡智锋教授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对艺术教育存在片面的看法。他认为,艺术类考生并不是可以不学文化课,只关注专业成绩。事实上,文化素质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没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很难在艺术领域取得长远的发展。此外,专业课的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练。
胡教授强调,艺术大学培养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机械操作的工匠。
对于那些在高中阶段才决定走艺术道路的学生,胡智锋教授表示,他们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他引用了一位名叫小米的学生的话:“在考专业的好大学时,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艺术生几乎没有竞争力。”这是因为,专业的艺术生通常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训练,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而那些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艺术的学生,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经验上,都难以与之匹敌。
艺考并非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唯一出路,更不是一条轻松的捷径。家长和考生在选择艺考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跟风。同时,也要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在文化素质和专业功底两方面都有所建树。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