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
溺爱与过于严厉:孩子心理健康的大敌
家教首页>北京家教 >名人家教

溺爱与过于严厉:孩子心理健康的大敌

更新时间:2024-09-08

一位12岁的孩子一天晚上突然无缘无故地惊恐万状,大喊大叫,以后经常如此,并躲在家里闭门不出,说公安局的警察叔叔要来抓他,并连声叫求饶。家长不知所措,把他送到医院看病,被门诊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恐惧症”,经治疗后康复,重返小学校园。

    

原来,这个孩子从小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离爷爷、奶奶也近。老人们很宠爱他,从小关在家里长大,接触外界时胆子很小,上学后在同学中争强好胜,自尊心又特别强。这样,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一旦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或同学的议论和讥笑,就产生罪错感,以致产生幻觉,出现恐惧等症状。

这种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孩子从小被骄宠溺爱关系很密切,另一方面又在孩子毫无心理适应能力的情况下,与受到批评、羞辱、指责或训斥有直接关系。    

家长在教育方面最容易出现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过于严厉这两个倾向。溺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大敌,但溺爱却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尤其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孩子。天真、幼小和“一张白纸”的孩子,最需要家长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溺爱却成了家庭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

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溺爱使成人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教孩子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如果能让孩子心存一点恐惧或害怕心理,可以教育和训练孩子养成凡事都要提高警惕,注意四周环境的某些必须防范的地方,准备应对真正的威胁,以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    

其次是过于严厉。每当孩子犯了错误,许多家长就忍不住要发脾气,用恐吓或带侮辱性的言语责骂孩子。据调查,有一半的家长曾经对婴儿叫嚷,或生气地呵斥。孩子长到学龄前左右,90%以上的父母都难以控制对孩子的训斥或语言伤害。有时家长的言语和举止让孩子不知所措。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顶撞不能容忍,肆意进行咒骂。

    

父母的言语攻击与孩子的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过于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就会变成极有害的病态。家长的语言狂暴会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症、暴食甚至犯罪。例如,在大多数人看来很平常的情况,孩子却感到极端恐怖,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不健全的焦虑症患者。    

因此,一些国家已颁布法律,禁止家长采取会致使孩子精神痛苦的惩戒行为。当然,关键不在法律,而是教育。家长要注意通过一些有效方式,与孩子建立温和融洽的关系,如与孩子经常一起进行户外活动,营造一种持久的充满爱的气氛。

这样,家长在与孩子可能发生冲突后,孩子可能会对家长或多或少有所理解,因而对家长一时的过激言行产生的后果能起到缓解作用,或许对家长虽然过激却正确的批评能顺从地接受。 

相关文章
  1. 智慧父母必修课:当家庭冲突发生时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2. 15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家长与孩子的双向沟通法则
  3. 父母的情趣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4.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 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6. 如何判断孩子心理健康?7个关键信号+实用家庭教育指南
最新文章
  1.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篇
  2. 初中孩子叛逆期如何管教
  3.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范文篇
  4. 寓言故事中的大道理:如何引导孩子读懂《一路花香》
  5. 艺考生文化课的重要性及提分策略
  6.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篇
  7. 从教师视角看高效学习:家长与学生都该掌握的5个关键策略
  8. 高考之年,已为高三家长列出最全准备清单!
  9. 南方地区地理知识点详解:气候、地形与农业
  10.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计划篇
最新教员
搜索教员
搜索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美术 北大 清华 中国人大 北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