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01
“高考(论坛)押题准确率高达80%,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千万别错过这次机会。”高考临近,一些网上论坛内有人叫卖高考押题卷,这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的眼球。市民李女士给卖题者打款1000元后,对方的手机就停机了。专家指出,网上宣称“高押题率”不可信,能押上高考题几乎不可能。
5月中旬,李女士和丈夫在网上一论坛看到“高考押题”的信息,对方承诺“命题切题率达80%,原题率达20%。若原题率达不到20%,全额退款”,李女士想着给自己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加一把力,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对方取得了联系。
对方自称是教育界专家,往年也有诸多运作成功的案例,能押上高考题。为儿子的前途,李女士夫妻抱着一线希望给对方汇了款。不料,次日,李女士再拨打对方手机,发现已经停机了。无奈,李女士到工商部门求助。因为联系不上对方,工商部门建议李女士找公安部门解决。
记者了解到,此前其他城市也有一些类似案例,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20岁的在校大学生,众多家长仍旧抱着一线希望飞蛾扑火,结果上当了也不好意思报案。
昨日,记者在网上输入“高考”、“押题”字眼后,出现了许多相关的帖子,论坛内还有许多网友跟帖。“一辈子就这么一次高考,你不能错过这次机会”,“高考生如果不进来肯定会后悔”……类似这样的帖子一个接一个,后面的跟帖更是不计其数。
记者了解到,每年高考前都会有类似的“押题卷”出现,也有一些家长想尽办法把题弄来让孩子看一看。“我们就把这种押题卷当成是复习,没有那么高的准确率也没事,万一有几道题押对了,就没有白费心思”。从网上帖子内容看,“押题卷”还是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长。
每年中高考期间,工商和消协部门都会接到购买“信息题”、“押题卷”等被骗的投诉或者相关咨询。执法人员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高分,家长们都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关注这种“押题卷”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事实证明:能押上高考题几乎不可能。根据相关规定,高考试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广大家长不要病急乱投医。?记者张璐璐
■专家提醒
押题卷危害大
教育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迷信“信息卷”,不要去猜题、押题。特别是语文的作文,更不要去猜题。猜题、押题不可取,主要原因是:1.猜的题没考到,影响心理;2.猜题、押题必然就要放弃其他一些复习内容,存在得不偿失的风险;3.猜题、押题命中的概率并不大,命题人也会反猜题,而且高考题的命题是随机的,没有事先准备。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清华网校的学习方法栏目由清华附中名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附中优秀学生学习心得组成,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开学在即,眼看大考一天天临近,部分同学开始为成绩感到焦虑。其实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只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方法不同而已。有的人善于管理时间,有的人则不擅长。所谓时间管理,对高三的同学而言,就是指通过对自己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提高复习效率。
那么,怎样利用好时间呢?
首先,务必要有保证时间质量的意识;
其次,要有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第三,清楚自己拥有的时间;
第四,对时间的管理要与复习计划相联系;
第五,不要把所有时间列入计划,要留有余地。
很多同学不擅管理时间,常常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制订好的学习计划没有得到实施,于是把本应休息的时间用来“补作业”。年轻人精力旺盛,认为熬夜不会伤身体,还解释说自己晚上读书效果好。但是,医生认为,“开夜车”的害处不容忽视。为什么不建议高三考生“开夜车”呢?
第一,人体到了夜晚,体温自然会下降,新陈代谢减缓,身体进入放松状态。但是如果体温太低,身体发冷,反而不容易入睡。因此一般理想的就寝时间是晚11时到12时左右,即使偶尔晚睡也最好不要超过一点或两点。
第二,大多考试是在白天进行,养成了夜读的习惯,就会以疲惫的精神状态上场应战。
第三,如果头脑经过一夜的休息呈现平静的状态,白天学习的东西才能如海绵吸水般地吸收,这才是学习理解性、逻辑性科目知识的良好时机。所以,考生千万不要采用熬夜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开夜车并不是备战高考的明智之举,合理安排作息科学利用时间才是上上之策。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学习时间、饮食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二是符合孩子的生物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三是逐步调整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高考上午九点开始,下午三点开始,要把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最佳兴奋点调到与之相适应;
四是鼓励孩子适当从事一些户外体育活动 或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张弛有致。
“妈,书包帮我拿走,今天晚上班里聚餐,不要等我回家。”
“好的,多带点钱嘛,拿好手机,好好放松!”
昨(8日,下同)下午,高考结束后,在育才中学考点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把校门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少家长见到孩子后,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塞到孩子手中,叮嘱几句道声再见就独自回家。更多的家长成了“搬运工”:背书包、为住校的孩子收拾行李等。
行程已提前安排好
“从晚上起,狂欢就算开始了。”铁路中学一位家长感叹,儿子早就安排好这几天的行程:考后是全班聚餐K歌到半夜;明天,初中同学见面;后天,小学同学一起吃饭;等这些都结束了,耍得好的几个朋友还要单独聚一场。
还有行程更紧密的:何清渝阿姨的儿子是渝高中学高三(3)班的学生,不仅考完要聚餐,在填报志愿之前,约好和高中同学去黄山,回来后约初中同学去云南。
离别宴上答谢师恩
昨下午6点刚过,主城各区繁华路段,处处可见考生们聚会欢庆场面。
记者在临江门的齐齐火锅看到,店面上下两层的大厅、包间里,整整73桌,全是29中高三的学生和老师。他们时而举杯欢庆,时而相拥而泣。
“万老师,我们要给你鞠个躬!”高三(17)班的学生们捧着精美的同学录,走到班主任万老师跟前,送上了全班58名同学对老师的祝福,那一刻,在场学生、老师,都流下眼泪,有的甚至哭出声来。
较场口鸭肠王火锅店内,除了举杯、合影的狂欢方式外,还有学生伸出双手,让同学、老师将电话和姓名留在手臂上。
担心孩子熬夜伤身
解放碑片区的齐齐火锅、奇火锅告诉记者,早在一周前,今明两天的餐位都预订出去了,绝大多数是“学生宴”。有的还接到了9月份的订餐。
除了出去玩,不少同学还约好网上打游戏。从秀山来陪儿子考试的赵女士担心,频繁的熬夜、吃饭喝酒,反而造成身体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专家提醒
新桥医院门诊部达四平医生说,每年都有考生因饮酒过度送医院。他们之前大多没有饮酒经历,紧张过后突然放松,加上过量饮酒和熬夜,造成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损伤肠黏膜,对胃造成伤害。同时,连续过量饮酒还会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
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最忌讳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不可取。放松不能放纵,家长要适度引导,出门游玩散心、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本报讯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记者在海口市实验中学看到,不少家长都送孩子进考场,在考生准备走进校门时,千叮万嘱,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许多家长送完考生后,都在外陪考。专家特别提醒,这个时候,不只是考生,家长也容易患上“高考综合症”。家长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不会影响到考生。
昨日上午,记者在海口市实验中学遇到送孩子进考场的徐妈妈。看着孩子进去后,徐妈妈才开始回答记者的问题。“我非常担心她发挥不好。”徐妈妈说。徐妈妈告诉记者,离高考还有2天的时候,她就睡不好觉了。为了不影响孩子备考,家里连电视也不能开。“我昨天就失眠了,快天亮了才睡了2个钟头。在孩子复习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如果大声说话,我就会骂他。”徐妈妈笑着说。与徐妈妈一样,周妈妈也有相同的“症状”。周妈妈告诉记者,她失眠两天了。“刚刚送孩子进考场时,我儿子还对我说‘妈妈没事的,你不要紧张,只是考试而已。’说起来真惭愧。”
在第一场考试即将结束时,记者再次回到海口实验中学采访了刚从考场里出来的小徐和小周。小徐告诉记者,她早就感觉到妈妈的紧张了。“这段时间家里的气氛都是怪怪的,他们对我都是小心翼翼,连说话也很小声,这种气氛反而会让我更紧张。”小徐对此有些抱怨。小周则表示,刚刚进考场时他明显感觉到妈妈的手在发抖。
海南省人民医院符医生表示,高考期间,考生家长也很容易患上“高考综合症”。“许多家长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考生的心态。因此高考期间,不仅考生要调节好心态,家长更要起带头作用,为孩子树立榜样。”符医生说。
目前正值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阶段。对于低分考生倾向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教育部门日前发出提醒,建议考生一定要选择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中外合作机构或项目。另外,从12月1日起,教育部已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上开通了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颁发境外学位证书认证注册信息查询系统。就读颁发境外学位证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学生,可在入学一个月后凭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查询所获境外学位证书认证注册信息。如届时查不到本人的相关信息,则所获境外学位证书将不予认证。
高考生选择就读中外合作办学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要选择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中外合作机构或项目,以免上当受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www.crs.jsj.edu.cn)、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已公布“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包括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考生可通过登陆以上网站查看相关信息,确认所选择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是否合法。
二、认真了解所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情况。
按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或颁发中外双方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必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只颁发境外学位证书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时同时核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数。
另外,考生还可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评估、招生标准、办学水平等相关信息,以做出更恰当的就学选择。
紧张的高考结束后,面对突然闲下来的生活,有的考生还沉浸在对高考成绩的担心中,有的考生则如释重负,彻底放松下来。不论是“放不下”还是“放纵”,走向极端就会出现“考后综合征”。医生建议,此时家长还不能放松,考生的“考后综合征”还要特别留心。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表,防止孩子患上“考后综合征”。
据哈医大四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磊晶介绍,很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低迷的情绪,陷入自责、担心、焦虑中,更有学生因为考试状态不好,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因而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人接触。还有一些考生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通宵上网或外出娱乐。这些都会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张磊晶说:“过度放松的孩子需要节制一下,家长要是忽略的话考生很容易出问题。考后情绪低落的这类考生依赖性大多比较强,家长要与考生充分沟通,及时了解并有效对考生进行情绪疏导,无论考试成绩如何,都不埋怨、不批评,引导考生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充分调整身体和心理。”
张磊晶建议,家长在考后应尽量回避和高考有关的话题,不要把焦虑情绪带给考生。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但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必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每年高考后,考生的生物钟在突如其来的“暴饮暴食”后被完全扰乱,身心难以承受从“高度紧张”到“彻底放松”的突变,出现不少“前脚走出考场,后脚迈进医院”的病例。此外,萎靡不振、缺乏食欲等各种病症也纷至沓来。他们多是肠胃不适或是酒精过量,这些都是“考后综合征”。
张磊晶表示,考生在情绪过度兴奋时容易有冒险行为,考生的宣泄要在家长的可控范围内,对于考生一些过分的想法和做法,家长应该及时引导、制止。高考结束后,有条件的家长给考生适当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考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